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境外合作园区带动中俄两国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05 11:26:00

新华社哈尔滨7月5日电 (记者马晓成) 望着长势喜人的大豆秧苗,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从事境外农业种植的李德民,把在田地里拍的几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上,“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是东宁华信工贸集团负责人李德民在俄罗斯从事海外农业种植的第14年。从2003年接手乌苏里斯克市一家濒临破产的养殖场开始做起,经过10多年耕耘,李德民的海外农业产业已经拓展成为集养殖业、加工贸易业、仓储物流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李德民所经营的合作区拥有耕地6.8万公顷,设有14个种植区,农业机械化率达100%。黑龙江省东宁华信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级境外农业经济贸易合作区,并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的优先推进项目清单。 

合作区的发展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也为俄罗斯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目前,华信产业园已为俄罗斯创造了400多个就业岗位。园区还在不断与俄罗斯分享中国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一大批俄罗斯种植养殖技术工人已经开始忙碌在合作区的田间地头。 

据了解,在中国对俄农业合作大省黑龙江,像李德民一样的境外农业投资主体已达百余家,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农业合作项目达到20个,合作范围已经由粮食种植向生猪、肉牛和禽类养殖,粮食、饲料加工,仓储、物流运输等领域延伸。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持续深入对接,境外合作园区的主题也早已经从农业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林业、工业等多个方面。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俄森工综合体投资合作圆桌会上,中俄两国林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有200多家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开展林业投资合作,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已建成10余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林业合作园区,为中国提供了大量林木产品,为俄罗斯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相关推荐
《朱永新文集》俄语版亮相莫斯科 为中俄教育交流搭建桥梁

当地时间4月29日,“俄语版《朱永新文集》新书发布会:暨未来学校理念落地俄罗斯推介发布会”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为中俄教育交流搭建了更为坚实的桥梁。

以舞见武 中国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

由中国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原创舞剧作品《咏春》4月25日至26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中国功夫与舞蹈融合之美令俄罗斯观众惊叹。

圣彼得堡举办音乐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25日举办中俄“永恒的怀念”音乐会,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