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境外合作园区带动中俄两国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05 11:26:00

新华社哈尔滨7月5日电 (记者马晓成) 望着长势喜人的大豆秧苗,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从事境外农业种植的李德民,把在田地里拍的几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上,“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是东宁华信工贸集团负责人李德民在俄罗斯从事海外农业种植的第14年。从2003年接手乌苏里斯克市一家濒临破产的养殖场开始做起,经过10多年耕耘,李德民的海外农业产业已经拓展成为集养殖业、加工贸易业、仓储物流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项目。 

李德民所经营的合作区拥有耕地6.8万公顷,设有14个种植区,农业机械化率达100%。黑龙江省东宁华信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级境外农业经济贸易合作区,并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的优先推进项目清单。 

合作区的发展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也为俄罗斯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目前,华信产业园已为俄罗斯创造了400多个就业岗位。园区还在不断与俄罗斯分享中国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一大批俄罗斯种植养殖技术工人已经开始忙碌在合作区的田间地头。 

据了解,在中国对俄农业合作大省黑龙江,像李德民一样的境外农业投资主体已达百余家,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农业合作项目达到20个,合作范围已经由粮食种植向生猪、肉牛和禽类养殖,粮食、饲料加工,仓储、物流运输等领域延伸。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持续深入对接,境外合作园区的主题也早已经从农业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林业、工业等多个方面。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俄森工综合体投资合作圆桌会上,中俄两国林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有200多家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开展林业投资合作,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已建成10余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林业合作园区,为中国提供了大量林木产品,为俄罗斯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称赞中坦合作成果显著

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1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出席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开业仪式。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