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探月工程科学家与香港青年分享科学发展成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0-22 09:01:48

新华社香港10月22日电(记者丁梓懿)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创科大讲堂之嫦娥工程科学家讲座21日在香港举行。活动邀请国家探月工程科学家代表团来港,将国家最高端的科学最新发展与香港青年分享。

在周年庆典中,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会长徐立之致辞表示,国家探月工程科学家此次专程来港,在21日至23日期间将有4000多位香港师生近距离聆听科学家们的讲解,认识探月工程这项令世界钦佩的壮举,希望能够激发年轻人投入科学研究的激情,培养民族自信。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科技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面貌,创新及科技产业将成为社会的重大引擎。国家对于香港青年的教育发展不遗余力,特区政府也十分重视创科教育,不仅为中小学的IT实验室、创科课程设计等提供经费支持,还与许多内地机构建立联系,为香港学生提供中科院暑期实习机会等。特区政府已预留200亿港元,以建设第一阶段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当日共举行了三场讲座,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严俊向香港青年们介绍了国家探月工程科学成果,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邹永廖、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二期工程总体部部长唐玉华分别就“未来的月球村”“中国探月工程”主题作了分享。

严俊表示,国家探月工程离不开香港同胞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香港科技界人士的积极参与。香港理工大学曾参与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任务,希望在即将立项的嫦娥七号和八号月球南极探测任务中以及更加长远的深空探测任务中,有更多的香港科技教育界专家加入,共同推进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共同创造中国在探月领域更大的辉煌。

除了三场讲座之外,科学家们还将前往香港多间大中小学校提供科普讲座,向师生分享科学知识,并与大学教授进行深度交流。

成立于2018年的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旨在提升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巩固知识基础,培养科学素养,为香港未来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积累大批具创意并拥有综合协作和解难能力的科技人才。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丨农业科学家、“草帽教授”海江波的非洲情缘

海江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过去21年间,他在喀麦隆、贝宁等13个非洲国家的试验田和实验室里留下自己的足迹,运用自己在农学领域的丰富经验帮助非洲人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外媒关注:中国空间站向全球科学家敞开大门

中国正将其空间站描绘成一个可供世界各地科学家使用的空间站,而不仅仅是那些生活在拥有现成太空计划国家的科学家。

港媒:新加坡科学家与中国同行加强科研合作

乍一看,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相似之处似乎并不明显,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黄玉贤认为,这个城市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相似之处带来了有益的科学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