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哈萨克斯坦仍为“能源密集型”经济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10-31 09:14:10

据哈萨克斯坦《斜体字报》10月28日报道,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2019年哈萨克斯坦国家能源报告》称,哈萨克斯坦推行节能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仍明显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和中国的水平。

《报告》称,哈超过87%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来自于固定来源,火力发电站所占份额最大,每年排放超过11.9万吨固体颗粒物、12万吨氮氧化物和31.9万吨硫氧化物,占哈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约40%。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使得供水成为国家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包括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以及废水处理和水污染防治等。生活固体废弃物加工比例从2017年的3%提高至目前的14.8%,工业固体废弃物加工比例从24%升至32%。根据《国家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纲要》,固体废弃物加工比例到2030年应达到40%,2050年达到50%。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GDP碳强度最高的十个国家之一,尽管该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不到1%。哈萨克斯坦于2009年批准《京都议定书》,2016年批准《巴黎协定》,其减排义务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15%。要实现这一目标,哈萨克斯坦需要每年减少3000-4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报告》认为,哈萨克斯坦应通过容量市场机制推动企业采用减少污染排放的最佳可行技术(BAT),包括在投资回收期内(不超过10年)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减免排放费用,取消土地税和设备进口关税等。对提高固体废弃物加工比例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数据,2016年,哈萨克斯坦GDP能源强度在全球143个国家中排名第119位。哈《国家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纲要》已提出明确目标,2020年GDP能源强度比2008年水平降低25%,2030年降低30%。《报告》认为,尽管在降低GDP能源强度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哈萨克斯坦经济仍然具有“能源密集型”特点。

相关推荐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边境口岸看中哈跨境游魅力提升

开发跨境游线路、设置跨境旅游一站式服务中心、开通航线……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自2023年11月正式生效以来,两国游客往来更为便利,跨境游及其相关产业逐渐发展成熟。

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已吸引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