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新选择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07 10:38:28

新华丝路网上海11月7日电(记者陈奥、陈云富、 高少华)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举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新选择。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针对美元等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国际化正式起航。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霍颖励表示,十年前,上海实行了第一笔跨境贸易结算,从那时起,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部委不断满足市场的呼声,满足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的各方面需要。“在跨境使用中,以前对人民币使用的各个领域的限制都逐渐取消。”她说。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市场主体是最大的受益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表示,一方面,吉利通过中国银行的跨境资金池业务,与全球下属子公司进行了非常便捷、高效的资金内部往来,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同时解决了海外企业阶段性的资金头寸上的困难。另一方面,随着走出去步伐加快,吉利有效地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手段,如马来西亚宝腾汽车投资项目,收取的技术转让费是用人民币结算,出口的成套零部件也是用人民币结算。“对吉利来讲,最实在的还是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今年仅马来西亚宝腾汽车项目结算金额就达25亿元人民币。”他说。

霍颖励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放松管制的进程,希望在公平的条件下让企业能够得到切实的好处。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副董事长张晓蕾建议,争取让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享受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的同等待遇。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逐步完善、使用主体不断拓展,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功能逐渐增强。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政策制定部门不断简政放权,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银行和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使用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实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兑换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此外,自贸区建设、金融市场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近年来,自贸区建设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自贸区改革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简化业务处理流程、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不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境外各类市场主体对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和配置资产的需求日趋增长,相信未来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跨境使用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相关推荐
瞭望丨东南亚的中国机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全球支付占比创新高,人民币活跃度持续提升

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比逐步提高,在跨境投融资活动中日益活跃、“朋友圈”不断扩容……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币全球吸引力持续提升。

吉经济学家:将人民币列入官方每日公布汇率货币名单是“好信号”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学家努尔古莉·阿基莫娃日前表示,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银行将人民币列入官方每日公布汇率的货币名单是个“好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