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拓展边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14 11:02:12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许晟、张千千)今年“双十一”,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数据再创新高。这背后,数字金融的力量越来越强。业内认为,数字技术已经渗透进金融方方面面,普惠金融的边界正借此不断拓展。

支付宝数据显示,为了多备货,8月至11月初,300万户商家从网商银行获得了3000亿元的资金支持。“双十一”期间,超过800万个商品开通花呗分期免息,这些商品在此期间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90%。

这是数字金融带给“双十一”的改变。对于很多金融机构来说,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最关键的助力是能够触达更多的用户。

“我们这一年做了大概2000多家核心客户,1万多家小企业客户,融通规模做到了几千亿元。技术能够帮助银行解决很多获客和业务推进的问题。”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日前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说。

数字技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降成本、降风险,也是其助推普惠金融的原因。“大数据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信息不对称,以更精准地评估风险,降低风险溢价;人工智能不仅能够让你更快、更精准地处理数据,还能自动拓展技术能力边界。”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邱明说。

因为数字技术发展,国有大行也拓展了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因为有了线上一系列数据,以及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应用,我们找到了如何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把钥匙。”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日前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说。

他介绍,中国银行利用互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引进海关、工商等第三方数据,通过建模大幅提高效率,把金融业务覆盖面推向了更多的中小企业。中国银行今年以来至9月末,普惠金融融资突破900亿元,去年全年仅不到600亿元。

政策层面也正在鼓励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但数字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还需要监管的协同推进。邱明认为,监管跑到行业之前会阻碍行业发展,但监管太落后也会看不懂行业发展,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关键。此外,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监管也要跟进。

相关推荐
跃动智造脉搏 互联工业未来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交流大会6日在沈阳举办,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政府代表、企业精英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为推动全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动力。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累计培训数字技术人才超830人次

截至目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累计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数字技术人才830余人次,预计将提前超额完成3年1000人次的阶段性培训目标。

安徽省金融监管局:普惠金融“一本账”里看民生

安徽金融监管局打造的普惠金融“一本账”工作框架,已经成为促发展优结构、惠民生暖民心的关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