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城市国际化建设

来源:江苏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 责任编辑:博玉 2019-11-14 15:55:37

今年以来,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城市国际化推进办相关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城市国际化是新时代南京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这一原则,不断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创新办法增进企业的获得感,把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更好地走向国际、融入国际,加快建设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现代国际化园区。

一是以高精技术企业为引领,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着力维护发展稳定,确保开发区城市国际化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主动在主导产业方向上做减法,从原有的7个主导产业减少至2个主导产业和1个特色产业,即“2+1”的产业定位。提出以招引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园区经济活力与国际交流,主动搭建世界级产业交流平台(开发区创新俱乐部),发挥土地和重大项目在投融资中的作用,做大做强现有投融资平台,培育新的投融资平台,为实现跨国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开发区注重提升产业自身发展能力,增强产业联动、带动作用,突出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围绕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积极通过台积电、紫光、华天等龙头项目带动,聚集了集成电路企业超过150家。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模,以上汽依维柯、博郡、知豆等整车厂项目为依托,大力促进产业集聚,集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30余家,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围绕全市产业地标培育,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抢占发展先机,在区域内率先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竞争优势。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浙江对外资“引力”持续加强

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对浙江涉外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达96%。在浙外资企业盈利情况稳中有升,对未来5年的投资收益预期向好,87%的受访企业2024年在浙投资利润率实现增长或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