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积极成果——访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18 09:39:48

新华社万象11月18日电(记者章建华)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老双边关系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今年4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为中老关系长远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开启了中老关系新时代。随着该行动计划落实,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积极成果。

一是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保持年度会晤传统,及时就双边关系重大问题和国际地区形势加强战略沟通。双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机制性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治党理政经验。双方还加强国防治安领域合作,密切国际地区事务配合,切实维护共同利益。

二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战略加快对接。作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的中老铁路建设顺利推进,预计将于2021年底竣工通车。万象—万荣高速公路进展总体顺利,可望于2020年底建成。今年前三季度中老双边贸易额达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中国成为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三是截至今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老挝留学生已累计超过4000人,在东盟各国中名列前茅;在中国学习的老挝学生约1.5万人,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二,在全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八。中文热在老挝方兴未艾,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为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新平台。2019年是“中老旅游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赴老游客达75.7万人次,同比增长26%,预计全年游客量可望实现新的突破。

姜再冬表示,随着中老关系深入发展,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日益密切。自2002年至今,先后有11批119位中国青年志愿者来老从事中文教学、体育教学、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对口交流支援。自2004年至今,共有400余位汉语教学志愿者深入老挝偏远贫困地区,为中小学生送去“汉语之光”。

姜再冬说,令他深为感动的是,在今年8月19日中国游客大巴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两国热心民众自发赴医院照料伤者、捐款捐物,让伤者和家属切身感受到无国界的温暖。今年,老挝多个省份遭遇特大洪灾,中资企业各展所长,边组织募捐,边帮灾区架桥修路。可以说,两国人民始终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民心相通,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定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姜再冬说。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为老挝铁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老挝北部乌多姆塞省纳磨县是一座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边陲小城。中老铁路纳磨站在此依山而建,K11/12次老挝境内段普速列车每天在此停靠。

“澜沧号”动车组升级亮相中老铁路老挝段

当地时间7月30日8时28分,由中车大连公司参与研制的第五列“澜沧号”动车组牵引C96次列车从万象站发出,驶向磨丁站。这是中老铁路运营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老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将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