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70年的发展中,哈电电机创造了数十个“共和国之最”,在世界电力装备制造版图上标注了中国制造新高度——大国重器续写动力传奇
从下硐到刘家峡,从葛洲坝到长江三峡,峥嵘岁月中,哈尔滨制造在世界电力装备制造版图上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它的名字,就是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发展对我国经济腾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哈电电机肩负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使命,在近70年的持续发展中,创造了数十个“共和国之最”,用“制造”“创造”和“智造”,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工业复兴的动力传奇。
实现我国发电机组“零”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对电力装备的需求极为迫切。
1951年初,正从沈阳迁往哈尔滨的东北电工局第四厂(即现在的哈电电机)接到国家主要领导的指示:“为使被国民党军队炸毁的四川下硐水电站尽快恢复发电,抢制一台0.8兆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
一声令下,企业立即行动,打响了研制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的“攻坚战”。
一切从零开始。哈电电机干部职工与困难斗智斗勇。用萝卜“造型”代替木模的“土办法”,解决了木模尺寸难以计算的问题;用镶乌金的重盘研磨并垫金丝绒加研磨粉抛光的方法,满足了推力头镜板的“高精度”要求;一圈一米多厚、两米多高的沙袋墙,使机组转子超速试验的场地难题迎刃而解……哈电电机成功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水电机组自行设计制造“零”的突破。
在新中国水电机组发展的时间轴上,哈电电机一直在书写辉煌:1952年,新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安装在下硐水电站,1959年迁至四川苏雄电站。2010年,该机组因所在河流上游兴建瀑布沟水电站,才在持续安全运行了近60年后“荣归故里”。
成功研制新中国第一台水电机组后,哈电电机1957年成功研制出新中国当时最大容量的第一台25兆瓦汽轮发电机,1959年成功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72.5兆瓦水轮发电机组,1965年成功设计制造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技术最新的刘家峡电站225兆瓦水轮发电机组,1972年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200兆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葛洲坝机组获得我国发电设备的第一块金质奖章……这些国之重器,引领中国电力装备事业不断前行。
“中国制造”蝶变“中国创造”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9个字,在哈电电机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时代中不断彰显。哈电电机加大与国外先进公司的合作力度,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在世界电力装备制造版图上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
当年,三峡左岸工程建设阶段,哈电电机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机组制造分包商,承担了合同60%的工作量却只获得了30%的合同金额。在随后的几年里,哈电电机持续苦练内功、努力开展自主创新攻关,羽翼渐丰,拥有了能够与国外企业同台较量的实力。
在21世纪初的三峡右岸工程建设阶段,哈电电机拥有了“独门秘技”,在巨型机组制造技术上取得了两大突破:攻克了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带的难题,打破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极限出力为600兆瓦的设计理念。
凭借“独门秘技”,哈电电机自主研发制造出了运行稳定,各部位温度、振动、摆度等测试数据均达到优良标准的700兆瓦级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成功登顶水电装备制造行业的成就巅峰,开创了大容量全空冷发电机组新时代,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哈电电机在“巅峰”执着探索,努力研发容量更大、性能更优的机组。2010年,自主开发了行业特有的能够实现定子整体铁路运输的水氢冷1000兆瓦汽轮发电机;2013年,带有圆筒阀的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溪洛渡水电站机组投运发电;向家坝水电站800兆瓦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刷新了单机容量世界最大水电机组的纪录;同年,首台国产AP1000核电站所采用的1407兆伏安核能发电机制造成功。
与此同时,哈电电机在抽水蓄能机组的研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陆续打造响水涧、仙居等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2018年,哈电电机斩获了700米超高水头、400兆瓦最大单机容量的阳江项目3台抽水蓄能机组项目合同,攀上该类型产品研制的新高峰。与哈电电机建厂初期相比,“大国重器”已经发生了化茧成蝶的巨变。
驰骋世界水电“无人区”
长期以来,百万千瓦级水电装备被世界电力装备行业视为无人能及的禁区,但哈电电机却自如驰骋,开启了世界水电百万千瓦级机组的新纪元。
自2017年获得白鹤滩水电站右岸电站全部8台套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合同以来,哈电电机陆续攻克焊接、加工、装配等一系列制造难关,成功制造世界首台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精品座环和精品导水机构,赢得三峡集团的高度赞许,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和赞誉。
除百万千万级水电“重器”之外,哈电电机在特种电气装备、新能源等方面的业绩也独步行业。世界首台300兆乏全空气冷却新型调相机在内蒙古扎鲁特换流站一次并网成功,填补了动态无功补偿用新型调相机领域的世界空白,被誉为保障特高压电网运行安全的“定海神针”;为该调相机研发的智能诊断系统成功上线,为我国电力装备智能化应用提供了范本。
凭借突出的技术实力,今年年初,哈电电机研制的我国首台大型立式脉冲发电机组顺利通过验收,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研究核聚变能源的“神器”——“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的专属电源,标志着我国核聚变能科研装备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哈电电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高端泵类产品制造领域“一枝独秀”,继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山西大水网中部和小浪底引黄工程等高性能泵类产品之后,又以综合性能指标“第一”的优势夺得了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高端泵制造合同,将为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安上强劲的“中国芯”。
哈电电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近70年来,一代代哈电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推动我国电力装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伴舞到领舞的巨大转变,用诸多“大国重器”谱写了异彩纷呈的动力传奇。
共和国的锦绣河山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哈电电机铺就了广阔舞台,哈电电机将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奋楫新时代、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