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部首次明确教研员标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02 09:02:02

新华社太原12月2日电(记者张磊、王菲菲)在山西省长治市11月29日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提出要建立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的制度。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对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职业道德良好等五个方面,其中,教研能力较强主要包括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原则上应有六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等要求。

意见提出,要注重创新教研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取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同时,各地要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组织教研员到农村、贫困、民族、边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

此外,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构建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

相关推荐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非洲赛区比赛圆满收官

本次大赛自9月5日开幕以来,吸引了来自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28支职业院校代表队,参赛学生共计56人。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8月6日,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上合之约·丝路津彩”上合国家青年学生“万花筒”文化市集在天津庆王府举行。

教育部“低碳发展与碳金融”智慧实验室项目在合肥启动

8月3日,教育部“低碳发展与碳金融”智慧实验室项目启动会暨与联合智业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安徽财经大学合肥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