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7亿人次!长三角铁路网为地区发展赋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16 10:00:04

新华社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贾远琨、马姝瑞)12月13日,乘坐合肥南至亳州南G7720次列车的合肥旅客何述栋成为长三角铁路今年以来的第7亿名旅客。这标志着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7亿人次。

预计到2020年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3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5300公里。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于一体的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将进一步满足区域发展需要,为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赋能。

今年12月1日,横亘中原、纵贯江淮、穿越皖豫两省的京港高铁商合段、郑阜高铁开通运营。今年年底前,徐盐铁路、连镇铁路董淮段即将开通运营,长三角铁路将拥有22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覆盖沪苏浙皖一市三省40个地级城市。

截至今年底,长三角铁路将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地级市。安徽实现市市通高铁,江苏实现市市通动车。

长三角铁路有多繁忙?杭州东站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动车组列车到发,单日最高发送旅客达30.7万人次。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每天往返的列车达617趟,运营时间内平均1.5分钟就有一班。与上海紧邻的苏州,每天8点之前抵达上海的早通勤高铁列车达7趟,趟趟爆满,日均有4.4万人次乘火车前往上海,周末超过5.1万人次。

客流量大,发车密度高,需要灵活及时地调整列车运行计划。长三角铁路探索高铁“一日一图”编制,安排日常、周末和高峰图,按需开车,有效供给。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朱文忠介绍, 围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中心城市圈早晚通勤高峰,增加日常早高峰、周末晚高峰开车密度,列车开行紧贴客流规律,中心城市间形成“1—2小时交通圈”,“同城效应”“双城效益”已经显现。

高铁网、互联网“双网融合”的智能化客运服务模式,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客运服务中来,通过“走心”之举,让出行更顺心。

今年1至11月,长三角铁路客票发售达8.11亿张,其中互联网发售(含手机订票)6.91亿张,占比达85.2%,同比增长3.5%。

智慧出行的空间还在不断拓展。为扩大电子客票应用,长三角铁路科学有序推进电子客票应用实施,截至12月1日,长三角铁路160个动车组停靠车站实现电子客票应用全覆盖,“线上订购、下线刷证”的方式让进站乘车用时更少。

旅客联程运输可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长三角铁路加强与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除与市内交通建立客运协调机制外,截至今年11月,上海虹桥、杭州东、苏州、无锡四大客运站实现铁路到达旅客换乘地铁单向免安检,从细节着手回应旅客提出的服务需求。

相关推荐
专访:澜湄合作为地区发展与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访中国驻泰国使馆临时代办杨欣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杨欣24日在接受新华社书面采访时说,在当天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各方就水资源、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民生等领域务实合作达成共识。会议高度肯定了澜湄合作机制4年多来所取得的成就,擘画了地区合作新蓝图。

重点区域加码新基建 区域发展推进力度将加大

5月30日,通沪铁路赵甸至黄渡段正式试运营,太仓、常熟、张家港等地区正式接入长三角铁路网。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印发,长三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持续推动《纲要》的各项工作加快落地。

哈政府计划5年内投入1.3万亿坚戈用于地区发展

国际文传电讯社努尔苏丹12月3日电,哈政府当天批准《2020-2025年地区发展国家规划》,未来5年内将为实施规划拨款1.3万亿坚戈(约合33.6亿美元),此外还将研究补充拨款9000亿坚戈,用于到2026年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