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湛江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有力措施全面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打掉6个黑社会性质组织、2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85个一般恶势力犯罪团伙,侦破了1850宗涉黑涉恶案件,查封冻结扣押黑恶势力涉案资产6.61亿元。
扫黑除恶,重拳出击,打出朗朗乾坤,扫出风清气正。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力牵引下,全市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涉枪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5.6%、11.6%,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5月13日,湛江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誓师大会暨成果展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展示查缴的物品。 记者 张锋锋 刘冀城 陈煜 摄
高层推动 挂案督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扫”出了湛江大地的天朗气清,“打”出了800多万父老乡亲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丰硕的战果背后,离不开全市有关部门的联合作战,更离不开高层推动和“一把手”责任制的层层落实。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进,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把到职能部门和基层开展专题调研作为常态工作,带头建立领导挂案督办制度,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分别挂案督办、挂点督导、挂点整治。
同时,结合市领导挂钩联系县(市、区)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挂点制度,将扫黑除恶工作纳入挂点内容同步推进,建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N”(1名市领导牵头、若干个成员单位协助)领导挂点督导工作机制,有效促进工作平衡发展。
5月13日,湛江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誓师大会暨成果展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市民在参观湛江“平安大道”。 记者 刘冀城 摄
强化统筹 集中治理
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我市强力推进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
黑恶必扫,除恶务尽。据市扫黑除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借好“三个力”,确保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借主题教育之力,及早统筹部署;借党政领导之力,高位推进整治;借督导追责之力,倒逼责任落实。二是聚焦“三个重点”,确保突出问题加快解决。以打深打透黄赌毒违法犯罪为重点,开展专项攻坚打击行动;以强化基层组织力为重点,抓好基层党建基层治理行动;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性地域性涉恶涉霸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行业治乱行动。三是落实“三个纳入”,推动整治绩效不断提升。将专项整治纳入重点关注地区突出问题整治内容、纳入综合考评和专项考核内容、纳入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内容。
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办理涉赌案件408宗,逮捕182人;共办理涉黄案件118宗,逮捕58人;共查处吸毒人员1302人,强戒吸毒人员706人,破获毒品案件141宗,破获团伙案件14宗。共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一般恶势力犯罪团伙44个,查处打击涉黑恶公职人员23人,查冻涉案资产5736.28万元。11月6日起,将百日追逃行动纳入专项整治内容进行部署,目前54名目标逃犯中已归案35名。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涉黄赌毒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线索58件,立案54件5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4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
赤坎区文章村村民在认真阅读扫黑除恶宣传内容。 记者 李嘉斌 摄
对标施策 重典治乱
修葺旧办公楼及周边场所、斥资对村主要巷道和排污管网进行整治、着手建设文章公园……曾经一个“问题村”,经过强力整治,无论是基层组织还是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村领导班子更加团结,过去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乱象得到了彻底整治,如今村民都点赞说:“现在的文章村不一般,出行更方便了,村容更整洁了、生活也更舒心了。”
作为全省软弱涣散党组织问题突出村,赤坎区北桥街道文章村在2018年之前,村庄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用当地群众的话来说,其“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生态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两委班子不团结,相互拆台;二是人心“乱”,村民人心涣散,宗族矛盾突出;三是村政村务管理“乱”,村集体和各小组的“三资”管理混乱,低价签约、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四是村庄人居环境“乱”:村庄主要巷道坑洼、污水横流。
2018年7月以来,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在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针对村庄的乱象,积极践行初心和使命,探索出新形势下的“党建+法治”农村治理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抓手,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文章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整治。如今,文章村的未来正朝着“由乱到治”再“由治到美”的目标前进。
文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主英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整治,文章村实现了党支部核心作用明显增强、村政村务明显规范、村民法治意识明显提升、村风民风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五个明显”变化。
文章村的“五个明显”变化,得益我市对标施策、重典治乱的深入实施。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相关部门聚焦本地群众反映较多的涉农领域黑、恶、乱问题,加大打击治理力度。一是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全市共调整撤换“四不”党组织书记47名,清理其他村(社区)“两委”干部39名,并全部补齐;共撤去受过刑事处罚、“村霸”和涉黑涉恶“两委”干部等“三类”村干部65名,并全部补齐。全市17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有113个基本完成整改任务,其中53个转入了巩固提升期。二是深挖打击黑恶村官。打掉以村干部为首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4个,查处村居“两委”干部30人。三是强化重点行业治理。出台《湛江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案治本“四个一”工作机制》《湛江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双向反馈实施意见》,通过“以案促治”、“以案促建”,推动行业治乱,完善行业监管。
湛江市水务局执法人员依法查处非法采砂船。 (政法委 供图)
密切联动 “挖伞”“打财”
针对省重点关注指出湛江要进一步加大“挖伞”“打财”力度的问题,我市通过案例借鉴、重点排查、热点倒查、定点追踪四个“工作法”,切实强化打击破案与“挖伞”“打财”同步推进。
坚持破案与“挖伞”同步推进。今年以来,纪检监察部门在与公安机关协同办案工作中,共处置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303件,已办结281件,立案160件160人,其中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58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141人,工作不力失职失责19人;党纪政务处分52人,移送司法机关25人。公安机关查处宁某强涉黑团伙案时,及时移送了与案关联的公职人员问题线索,纪委监委已立案16人,其中处级干部3人。
坚持破案与“打财”双管齐下。公安机关抽调业务骨干成立财富调查组,强化与金融财税部门配合协作,侦查破案的同时及时实施“打财”策略,专项斗争以来,共有效查封冻结扣押黑恶势力涉案资产18.05亿元。如侦破“7·12”特大网络赌博团伙一案,收缴涉案现金人民币600多万元、港币约199万元,冻结涉案资金逾3亿元;打掉以宁某强为首、公司化运营模式的黑社会犯罪性质组织,查冻涉案资产逾10亿元;打掉以黄某伟为首的重大涉“套路贷”黑社会性质组织,查冻涉案资产1975万元。
为强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我市聚集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省扫黑除恶重点关注地市工作整治整改以及年度重点任务推进等工作,把督查督办工作作为推进扫黑除恶责任落实、措施落地的重要手段来抓。通过巡查追责倒逼责任落实,打击和督办结合推动工作,考评导向提升绩效,多措并举促进工作落实。
与此同时,我市把宣传贯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过程,多角度多形式展示党委政府扫黑除恶的决心,展示战果回应群众期待和社会关切。做到多层面营造声势,通过典型宣传鼓舞群众,全方位发动群众支持参与。今年5月举办湛江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誓师大会暨成果展,开幕式采取线上线下全程同步直播;在市区展览结束后,相继在5个县(市)组织巡展,参观展览人数超过40万人次。组织拍摄由真实案例改编的扫黑除恶专题微电影《那片海》《断线的风筝》等警示片,在“湛江政法”新媒体平台、腾讯视频、优酷和爱奇艺等平台播映,点播量已超50万次。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莅湛“回头看”期间,对湛江市全方位多层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宣传的做法予以高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扫黑除恶内容纳入群众安全感、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调查问卷内容,在“湛江政法”公众号上开展调查测评,累计共有180多万群众参与答卷。今年上半年,湛江市扫黑除恶知晓率在全省排名第一,群众认为扫黑除恶带来安全感提升率在全省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