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日首照 上海为中国自然人投资外资企业颁发执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1-02 09:30:46

新华社上海1月2日电(记者周琳)2020年1月1日是外商投资法实施的第一天。1日,上海尊蕴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进,和他的美国朋友一起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拿到了营业执照,成为新法实施后上海第一个参与外商企业投资的中国自然人。

积极促进外商投资是新法的主旨之一。涉及准入等市场监管领域,法律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多重便利:公司设立上,明确了中国自然人作为中方投资者的合格主体身份,为充分释放民间投资热情,促进市场活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变更上,从逐案审批(备案)制到信息报告制;企业类型上,只区分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不再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概念。

据介绍,上海市级及区级市场监管部门已通过抖音、漫画等多种形式,为新法进行了精准解读,同时也利用“一网通办”等上海政务服务品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全周期服务”进行了优化。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外商投资企业新设变更,无需再通过商务部门审批备案,直接通过中国上海“一网通办”平台在线提交初始报告、变更报告,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线提交年度报告,实现了市场监管、商务、外汇年报的“多报合一”,简化流程,方便办事。

“目前,上海市级、区级都已经完成了新法与系统后台的对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说,2019年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均大幅增长,全市目前已有外商投资企业9.1万家,注册资本超6400亿美元。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继续打造“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品牌,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开好“第一扇门”。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财经聚焦|迈向更高能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建设

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