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BRI指的是什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有什么目的?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1-07 16:31:42

BRI应该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的缩写,即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以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目标的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沿线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而提出,为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共同体是一个有多层次内涵的概念。第一层次的共同体是基于共同利益形成的,所以称为利益共同体。第二层次的共同体强调权责对等,在实现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称为责任共同体。第三层次的共同体是强调政治上讲信修睦、经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文化上心心相印、对外关系上开放包容,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表达了中国希望与沿线国家携手共建、同舟共济,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意愿。“一带一路”倡议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支撑、桥梁和纽带,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终极目标。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充分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时,旨在通过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寻求相互间最大的利益契合点,从而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这一理念既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前提,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把各方潜力挖掘出来,把彼此的互补性结合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汇起来,把不同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合起来,从而营造地区稳定和平的政治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合作,这一思路昭示着打造沿线国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终将会成为现实。

打造命运共同体当然不是搞同盟、不是搞集体对抗、不是搞零和博弈,更不是搞霸权,其核心要义是发展、合作、共赢,“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携手共建、同舟共济,它包含的是丝路沿线国家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相关推荐
草原之门·世界之窗——第五届中蒙博览会盛大启幕

8月25日,在400余名中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启幕。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