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1-08 15:49:20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张漫子)北京近日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围绕目前文化产业有数量欠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有规模少品牌等突出问题和瓶颈环节,回答了未来三年北京市文化产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干哪些、怎么干、谁来干”的问题。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介绍,2019年1至11月,北京市文化产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1146.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0.1%。文化产业已成为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北京将聚焦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融合发展等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与消费模式,推进文化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

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给出北京未来三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线图。该计划围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创作生产精品化、文化创意品牌化、新兴业态多元化、市场体系现代化。

在创作生产精品化方面,北京将健全生产、转化、传播全链条,推出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凸显首都文化价值的精品力作。

在文化创意品牌化方面,北京将强化创意设计服务对文化产业各领域的渗透和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品质和价值提升。

在新兴业态多元化方面,北京将加快推动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

在市场体系现代化方面,北京将有效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金融、空间、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提升两大国际机场服务能力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提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服务能力。力争到2030年,北京“两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6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