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资委整合修订央企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1-21 09:25:59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王希)金融衍生业务是企业管理风险的常用手段。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通知,对2009年以来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进行整合修订,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调严守套保原则、禁止投机交易,强化风险管控。

根据这份20日对外公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央企金融衍生业务主要包括在境内外从事的商品类衍生业务(以商品为标的资产,包括大宗商品期货、期权等)和货币类衍生业务(以货币或利率为标的资产,包括远期合约、期货、期权、掉期等)。

通知包括六部分内容,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关键环节,针对货币类、商品类衍生业务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程度实施分类管控。通知强调,央企开展金融衍生业务要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坚持交易品种应与企业主业相关,坚持交易时间、规模、方向应与实货匹配。

企业是利用衍生产品的决策者和受益者,必须切实承担责任。此次发布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对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央企集团董事会、集团管理层及集团职能部门、操作主体的职责。要求央企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和业务效果综合评判机制,防止片面追求金融衍生业务单边盈利导致投机行动。

通知对央企提出了一系列细化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控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在线监测;严格执行前中后台分离原则,强调授权审批要求,严防越权违规操作,并增加保证金管控要求,规范资金使用。

根据通知,国资委要求各央企按季、按年报告相关业务情况,对重要事项要求24小时内专项报告。同时,明确对发生重大损失风险、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的,国资委将在央企业绩考核中予以扣分或降级处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展责任追究。

相关推荐
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度“揭榜挂帅”研究课题启动会召开

近年来,国资委、司法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公开征集或发布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中车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元:坚持科技引领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央企动能

12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中央企业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贡献更加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研究课题备受关注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于4月26日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电子采购平台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应多数投标人要求,为准备投标文件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招标截止时间由原定的5月17日延期至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