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推进垃圾源头减量 提升末端处置能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1-21 15:07:30

新华社上海1月21日电(记者郭敬丹、郑钧天)在20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2019年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效明显,好于预期。今年要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从源头上推进垃圾减量。

2019年,上海基本形成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应勇说,垃圾分类的薄弱点在哪里,着力点就在哪里,前端的分类达标率要继续提高。根据2019年的统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达标率要好于高校、医院和酒店等单位,要加大宣传动员和执法力度。中端要加快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建设,末端要加快建设垃圾处置设施、提升资源化利用能力。要确保到2022年前,实现生活垃圾的零填埋。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