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领带是连接克中的特殊符号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2-03 15:09:25

克罗地亚领带商店。 

“我要代表克罗地亚人向全世界男士‘道歉’。”克罗地亚驻华大使米海林面对“我在中国当大使”栏目组的镜头说出这番话时,我们有些愕然,不过他随后的解释又让我们莞尔。米海林大使说:“克罗地亚是领带的故乡。因为克罗地亚人的这个发明,现在全世界男士在很多场合都要被‘勒住脖子’。”

米海林大使告诉我们,现代领带起源于16至17世纪克罗地亚士兵所使用的围巾。当时克罗地亚士兵在欧洲国家享有盛名,欧洲的国王和领主都会雇佣克罗地亚士兵。根据克罗地亚传统,出征前士兵的母亲或妻子会为他们系上象征亲人团圆的围巾。后来法国人将这种装束引入时尚界,并逐渐流行到更广泛地区,最后演变成现代领带。

如今领带是令克罗地亚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克罗地亚人设立专门的“领带日”,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向世界介绍独特的克罗地亚文化。作为克罗地亚驻华大使,米海林也是尽职尽责的领带文化大使。米海林大使骄傲地说,他个人收藏的领带就超过了400条。

在米海林看来,领带也是连接克罗地亚与中国的一个特殊符号。“克罗地亚是领带的故乡,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最好的领带正是丝绸做的。”米海林笑言,丝绸与领带的特殊关联,让克罗地亚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又多了一个理由。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佩列沙茨大桥——民生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由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7月26日迎来通车三周年。作为中克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三年来,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发展,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民生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在中国企业和项目中历练成长——一名克罗地亚年轻工程师的成长之路

31岁的克罗地亚工程师马丁娜·罗吉奇目前担任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克罗地亚科尔拉特光伏项目的首席土木工程师。5年来,罗吉奇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成长为全面负责施工组织与协调的首席工程师,她的进步得益于中国企业和项目的培养和锻炼。

通讯丨在中国企业和项目中历练成长——一名克罗地亚年轻工程师的成长之路

31岁的罗吉奇目前担任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克罗地亚科尔拉特光伏项目的首席土木工程师。5年前,她加入中国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承建的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当时,她还没有获得工程师的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