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全椒县:守好“一扇门” 护好一座城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2-19 09:56:38

连日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交通运输部门齐心协力战疫情,守好“健康之门”,同时确保全县交通疫情防控规范有序,为全县人民构筑起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争当先锋,站在防控第一线

平均检测2000多辆车,测量4000多人次的体温,这是全椒县交通运输局公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吴定海每天要做的事。自从2月5日转移到丰乐大道疫情防控检测点以来,吴定海和同事们昼夜值守在站点,就是为了守好全椒的“东大门”。

丰乐大道是全椒县通往滁州市的一条主干道,滁全两地群众往来频繁,防疫任务居11个检测点之最。检测点条件艰苦,一顶简易帐篷,一个15平方米的集装箱就是29名工作人员的“容身之处”;三把椅子、一张条桌,几个暖水瓶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累了大家轮流歇歇。”从大年初二到现在,他们已经有22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跟吴定海一样,守在全椒“南大门”官渡大桥疫情防控检测点的滁州市公路管理局全椒分局副局长李宜州已连续奋战20多天。官渡大桥一头连着武岗镇,一头连着和县石杨镇,是省道206上的交界地带。

考虑到是个临时站点,李宜州自带30个口罩分发给工作人员;没有锥桶,他找工地借了30个;没有告示牌,他从治超点带了两块。大桥夜间灯光照明范围有限,他多方协调电工连夜拉线架灯。石杨镇居民来武岗镇买药,不能入境,他安排村医将买好的药送到群众手中。

李宜州患有甲状腺癌并转移淋巴,本应休息等待住院手术的他全力协调保障后勤、劝说来往车辆,嘴唇因为长期说话磨破了皮。截至2月15日,该防控点累计检查车辆五千多台次,检测体温将近一万人次。

数据显示,仅交通部门就有近200人奋战在一线。

挂图作战,一张蓝图绘到底

袁长青怎么也没想到,1月23日到县交通运输局任局长的第一天就碰到了难题——疫情防控。他当机立断,在听取科室汇报后,有针对性地拟定了一份应急预案。预案效果如何,袁长青心里没底。于是,他带着几名同事从汽车站一路看到火车站,一路走一路琢磨一路改进。“我要求所有在站点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事实证明袁长青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三天,全县疫情防控全面升级,袁长青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设立检疫检测点。

会议从下午6点开到晚上10点多,确定在大墅道口及服务区和G40全椒西高速出口设立两个检测点,党员领导干部作为第一批10人代表被选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战时状态,党员干部要冲在前面。”会后,患有糖尿病的袁长青和大家一起跑点,协调统筹各方事宜。“我们检测点有20个测温仪,有了它就跟打仗有了武器一样,心里有底。”袁长青说。

初二雨雪交加。装卸集装箱、桌椅条凳,一行人在雨雪中忙活了几个小时,衣服湿透了,他们不管;帽子吹掉了,他们不顾。大家心里想的只有:赶紧把检测点搭建好,立马投入到战斗中。

初二晚间,紧急任务再次来临,需要在国省干道增设检测点,这就意味着古河镇S331,官渡S210,界首国道312都要安排到位。这一次,60名同志站了出来。正月初三,研究城际公交暂停服务事项,最大程度切断疫情蔓延路径。

一个清晰的想法逐渐在袁长青脑中浮现出来:以“一圈一带一网”为图,形成一条交通运输闭合防控线。一圈,即从襄河码头起到合宁高速全椒西至形成的大闭环;一带,即公路交通、水路交通;一网,即火车站、公共交通、出租车市场等旅客运输市场。围绕这张图,严格执行“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截至2月16日,11个检测点累计检查车辆近六万辆,检查人数近十六万人次。

“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我们要下好‘先手棋’,在政策允许地最大范围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袁长青说。

有防有“放”,全力保障经济运行

“请问绿色通行证怎么办”“我要去淮南应该开什么证明”“有疑虑,不开证明怕进不了城”……最近,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季华的电话被咨询办证业务的群众打爆了。“2月11日是最高峰,那天接了近百个电话。”季华说。

在县城做运输生意的刘师傅通过电话事先沟通后找到季华,他带着运输从业资格证、营业执照、身份证、驾驶证等材料,不到一分钟就办好了证件。

“我去广西桂林拉橘子,这个证办得太及时了。”刘师傅说。他开的是全椒县“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车辆通行证,上面同时需要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和公安局交警大队盖章,一辆车一张通行证,每张证根据路程远近确定有效期。刘师傅从全椒到桂林要开1400多公里,算上中途休息时间,他开了4天时间。“一车一证,能规范使用者行为,避免出现一证多用或者挪用等现象。”季华说。

“李主任,我来办两张证,麻烦您帮我审核一下。”在法制股股长李克胜的办公室,3名复工企业员工前来办理工业企业物流运输车辆通行证。这是北京佑众全椒制药厂运输队队长蔡传良今年第二次找李克胜,他的公司主要生产消毒液,从年初八上班,他们已经往芜湖、合肥、湖南等地拉了4、5批物资,折合总量50吨。

盖一次章管半个月,李克胜介绍。像这样的通行证,从2月11日开始实施到16日至,他已经开了近200个。(望勤)

相关推荐
通讯|中企巧施“心脏搭桥”打通巴格达“交通梗阻”

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去年7月开工,预计2025年1月竣工。项目包括桥梁、地面公路(铁路)、隧道和下穿隧道4层结构,其中下穿隧道最大深度达24米。项目竣工后将有望大幅缓解巴格达核心区域交通堵塞和噪声污染。

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正在“起飞”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振翅欲飞”,已初步形成统一管理、差异化发展格局。随着区域交通设施的完善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三地四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新建高速铁路1700公里,新建包括改扩建高速公路超过7000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1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360公里,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