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向世界开放共享全球地球观测数据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17 15:54:00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陈芳、胡喆) 近日,科技部连续第五年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6年度报告》,此次报告聚焦“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这也是我国作为地球观测组织(GEO)的创始国和联合主席国,通过GEO合作平台,向世界开放共享其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并努力提供相关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成果。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增,全球玉米供应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大豆供应量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2017年我国大宗粮油进口有增加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稳中略增,玉米稳中趋降,大豆与上年基本持平。

据悉,报告主要基于多源遥感与气象数据,对2016年度全球65个农业生态区的气象条件、全球7个农业主产区及中国7个农业分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产量与供应形势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分析,并对2017年全球粮油生产形势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报告。

报告由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撰写完成。

在监测数据获取方面,报告主要依靠我国于1998年建立的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该系统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多种原创方法及监测指标及时客观地评价全球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已同国际接轨,现已成为地球观测组织全球农业监测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独立的全球大范围的作物生产形势监测与分析,与欧盟的MARS及美国农业部的Crop Explorer系统并称为全球三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市场信息系统提供粮油生产信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