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无为:多举措搭建桥梁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2-26 11:36:25

因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安徽省无为市不少农户面临着农产品滞销的难题。为帮助农户解决难题,无为市各地基层政府连日来多举措搭建桥梁,力克销售难题,帮助广大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供需微信群 滞销变直销  

原本计划着春节前后为饭店供应的禽蛋、鱼货,碰到了疫情肆虐,腊月里饭店里的订单全部退单,一大批家禽、鱼货都滞留在大棚里和网箱里。买卖没有着落,前期投入收不回来,收入没了着落,黄汰村贫困户胡志林心里五味杂陈。

为帮助胡志林解决产品滞销难题,扶贫队长陈太华一边联系着自然村村长帮忙宣传,一边让胡志林在黄汰村建立微信群,让群众通过微信平台订购,胡志林每天早上9点前准时将农产品送到村民手上。这样既能解决胡志林产品滞销的问题,也让黄汰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原本为自己滞销产品发愁的胡志林,这两天可忙坏了。为了让黄汰村村民不出村也能吃上好东西,他一边忙着照顾自己养殖场里的600余只鸡,一边忙着收获自己60余亩鱼塘内的大头鱼。胡志林表示等疫情结束后,打算再新建一个养殖棚、再放生一批鱼苗、再购买3000只鹅苗。

拓宽渠道 引导产销对接

同样受疫情影响,卖不出去农产品的庆丰村安定自然村养殖户李军胜望着自家50余亩蟹塘(约2万斤螃蟹)犯了愁:“螃蟹是季节性的鲜活产品,如果不能赶在正月底销售完,后期品质和价格会大大下降,螃蟹甚至会大面积死亡。”老村自然村养殖户周杨成在芜湖螃蟹交易市场有自己的门面,他说:“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疫情,芜湖这边螃蟹很难卖出去,大量螃蟹都存放在蟹池,时间长了品质也不好。”

针对上述情况,刘渡镇党委政府和包村干部积极协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螃蟹养殖户联系了浙江的蟹商进行统一收购。在双方做好必要的消毒和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由村内蟹商毛国敬将本村积存的螃蟹运送到无为境内高速路口完成交易。此外,刘渡镇正积极谋划举办螃蟹推介线上活动,通过对全镇范围内螃蟹存量情况梳理,逐一与蟹农对接,通过线上推介、畅通物流等方式,有效缓解螃蟹挤压难题。

据悉,为确保蛋、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能及时运出去,无为市通过开设“绿色通道”等方式,在保市场供应的同时,解决种养大户因疫情带来的库存压力,切实做到疫情期间农业生产不断档、“菜篮子”供应不间断。同时根据当前疫情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产品结构,将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杜丹)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