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创新“四链融合”助力扶贫农产品销售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3-03 13:22:39

安徽固镇县任桥镇薛圩村带贫大户谷文秀的10亩扶贫大棚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总产量4万多斤的青菜和菜心产生滞销,眼看着长势喜人的蔬菜卖不出去,他十分着急。

村里帮他联系上任桥镇电商服务站点,并及时将谷文秀的蔬菜上线。因带贫种植的蔬菜质量较好,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市民既买到了新鲜的蔬菜,又以消费扶贫的形式奉献了爱心,这10亩价值5万多元的蔬菜有序销售,解决了带贫大户的销售难题。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农业也是其中之一。为使贫困户农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将损失降到最低,蚌埠市将责任链、消费链、销售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助力扶贫农产品销售。

打造责任链。全面摸底受疫情影响扶贫农产品滞销情况,制定贫困户农产品应急销售方案,明确专人全程跟进负责,落实帮扶措施。

对接消费链。依托“菜篮子”工程,把扶贫农产品作为市区蔬果蛋禽的稳定供给源。采取“统筹统购统运”方式构建“点对点”模式,开展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等单位消费帮扶,同时发挥消费扶贫联盟作用,优先批量购销贫困地区农产品。截至目前,共从314户贫困户手中购入农副产品,累计金额达13 万元。

拓展销售链。采用“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 模式,充分发挥“农粮驿站”“上街 e 购”等电商扶贫平台作用, 搭建线上点单下单、线下冷链配送销售通道。累计购销贫困户蔬果34 万斤、蛋类 9 万斤、禽类2万只,金额100.3万元。

落实政策链。出台“就业直通车”、税费减免、贴息贷款、就业补贴等惠农措施,对 “四带一自”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政策倾斜。指导带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复产复工,帮助解决用工、用资、用料难题。(和鹏飞  单鹏博)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