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3-09 15:32:48

3月5日,在安徽泗县黄圩镇东北村,集扶贫工厂、特色产业基地、秸秆基料化利用基地为一体的食用菌种植园里热闹非凡。掀开大棚外厚厚的布帘,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一字排开的架子上,白色的菌棒外冒出的朵朵蘑菇,犹如一把把小伞,长势喜人。

“我这里目前有12座食用菌大棚,共有菌棒大约30万包,年产蘑菇80万斤,预计每座大棚年销售额6万元左右。”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李猛边查看蘑菇长势边说,“这次疫情期间销售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政府给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帮助销售1万多斤。现在销售途径不用愁,大部分蘑菇销往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淮北、宿迁等周边城市,市场供不应求。”

据了解,这个食用菌种植基地是东北复员军人、流动党员李猛的回乡创业项目,主要从事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栽培、销售。2018年,在得到县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后,李猛建起了自己的蘑菇种植基地。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立体食用菌大棚12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储藏及生产车间400平方米,集高压灭菌锅炉、配备灭菌仓、育菌室、菌包生产流水线、蘑菇装袋、封口机、烘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食用菌种植基地,日产量8000至10000包菌袋。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目前已成功带动20多名当地群众在此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人,日均工资100元。此外,该基地每年还能为东北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

“在蘑菇大棚里上班,不仅能照顾到家庭,还能增加收入。这里的活也不累,我们感觉非常不错。”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霞高兴地说。

由于食用菌种植养料包的主要成分是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等,所以不仅是完全的无公害种植,而且能够充分发挥秸秆的二次利用价值。“这个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使用小麦、玉米秸秆1000多吨,都是在本村及周边收集采购的,极大的解决了当地秸秆再利用问题,也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泗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干部、村科技特派员介绍说,“由于该项目是秸秆基料化利用基地,按照奖补政策,每个菌棒政府补贴一块钱,进一步的促进了基地向好发展。”

 

随着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发展,大棚里种植的蘑菇生长较快,一个菌包至少可以采摘4—5茬,可采收鲜蘑菇5斤以上,产量很大,所以建设一座冷库用于储存蘑菇就成了李猛心头一件大事。“建造储藏冷库,至少可以延长蘑菇新鲜度3天,满足年种植30万棒蘑菇的的需求,实现蘑菇生产种植规模化。”据了解,该镇已将食用菌冷库建设项目纳入2020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库,年底前有望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猛最后的疑虑也被打消了。“退伍回来赶上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创业的勇气和资金扶持。下步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家乡父老就业致富。”李猛干劲十足地翻动着菌棒,走在创业路上的他信心满满。(朱立杰 姚森)

相关推荐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阿霞书记》观影活动

1月17日,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阿霞书记》电影招待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杰鑫、影片导演吕永以及来自中马两国多所高校师生代表、电影人和当地民众近百人出席并交流研讨,共迎新春佳节。

陕西:发挥区位优势 聚焦打造向西开放的“门户”

12月9日从陕西省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全省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一主四辅”民用机场体系得到巩固提升,并加快畅通汉江黄金水道。陕西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创新活力不断涌动……许多外国友好人士观察到、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变化,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人民必将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