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制造业“数智”转型驱动产能恢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3-09 18:20:08

新华社杭州3月9日电(记者李平、张璇)在浙江,持久推动的制造业“数智”转型,已成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助推器。

6日,在浙江省永康市合达铝业金工车间,12台自动化加工中心正全速运转,争分夺秒赶制产品。“我们2月12日正式复工,是全市第一批复工企业。”在现场检查复工情况的公司总经理吴斌介绍,公司产能已恢复65%以上,“这都多亏了抢先一步推进‘机器换人’。”

位于浙江乐清的正泰小型断路器数字化车间,AGV小车沿既定线路运送零部件,自动包装工序快速包装好产品……据悉,目前数字化车间为24小时满产状态,全力保障订单交付,智能流水线在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正显现优势。

疫情之下,部分制造业正面临复工人数不足等考验。智能化技术改造成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网红”配置,无人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员实现投产,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

在衢州江山市,申达电气集团浙江换热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条散热片自动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该公司常务副总徐维荣说:“目前公司在岗员工比原来减少了30%,但借助自动化设备,仍可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疫情当前,吴斌坦言,若不是企业提前实施“机器换人”,遇到这次突发疫情,现在公司用工缺口至少在50%以上,恢复到正常产能的过程将更长,“有了先进设备,用工压力轻了不少。”据了解,今年该公司将投入680万元实施浇注生产工艺自动化改造,产品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相继推出“机器换人”“企业上云”等计划,在实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中积极下好“先手棋”,推动企业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浙江省对该省8000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52.7%的企业表示2019年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有投入,占比较上一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这反映了工业企业逐步从固定资产‘硬投资’向数字化‘软投资’转变。”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

据悉,根据规划,到2022年,浙江将建设示范智能工厂1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3万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00台/万人。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立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