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制造业“数智”转型驱动产能恢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3-09 18:20:08

新华社杭州3月9日电(记者李平、张璇)在浙江,持久推动的制造业“数智”转型,已成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助推器。

6日,在浙江省永康市合达铝业金工车间,12台自动化加工中心正全速运转,争分夺秒赶制产品。“我们2月12日正式复工,是全市第一批复工企业。”在现场检查复工情况的公司总经理吴斌介绍,公司产能已恢复65%以上,“这都多亏了抢先一步推进‘机器换人’。”

位于浙江乐清的正泰小型断路器数字化车间,AGV小车沿既定线路运送零部件,自动包装工序快速包装好产品……据悉,目前数字化车间为24小时满产状态,全力保障订单交付,智能流水线在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正显现优势。

疫情之下,部分制造业正面临复工人数不足等考验。智能化技术改造成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网红”配置,无人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员实现投产,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

在衢州江山市,申达电气集团浙江换热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条散热片自动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该公司常务副总徐维荣说:“目前公司在岗员工比原来减少了30%,但借助自动化设备,仍可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疫情当前,吴斌坦言,若不是企业提前实施“机器换人”,遇到这次突发疫情,现在公司用工缺口至少在50%以上,恢复到正常产能的过程将更长,“有了先进设备,用工压力轻了不少。”据了解,今年该公司将投入680万元实施浇注生产工艺自动化改造,产品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相继推出“机器换人”“企业上云”等计划,在实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中积极下好“先手棋”,推动企业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浙江省对该省8000家工业企业调查显示,52.7%的企业表示2019年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有投入,占比较上一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这反映了工业企业逐步从固定资产‘硬投资’向数字化‘软投资’转变。”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

据悉,根据规划,到2022年,浙江将建设示范智能工厂1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3万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00台/万人。

相关推荐
中突出版机构举行古老文明对谈活动

中国和突尼斯出版机构4月27日在突尼斯国际书展期间举行迦太基文明与良渚文明对谈暨《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阿拉伯文版签约活动。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浙江中欧班列进出口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浙江中欧班列共运送进出口货物6.3万标箱,同比增长4%,实现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