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天长:植树造林壮大乡村“绿色银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3-12 11:19:22

3月11日,在安徽天长市张铺镇的一处苗木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栽植树苗,刚才还是一片空阔的地方,很快就“长出”了一片小树林。

天长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植树造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花卉产业、万亩薄壳山核桃基地等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我们计划造林600亩,主要有樱花、鸡爪槭、红叶石楠等10多个品种。从2月20日开始,组织了4台挖机、30多人,每天种植1000多棵,预计20天内完成3万棵苗木任务。”李兆山说,“利用闲置土地进行植树造林,相当于把钱存在绿色银行里,我们觉得值。”

今年,该市在放活造林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资造林的积极性,一批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为造林绿化的主力军,较好解决了困扰林业发展的组织难、管护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走进铜城镇桑园村安徽山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专家的指导下忙着栽植薄壳山核桃。连日来,公司抢抓当前造林绿化黄金季节,充分利用土壤、气候、日照等自然禀赋优势,选择以薄壳山核桃为主的宜栽宜种经济林果进行大面积栽种,着力打造万亩薄壳山核桃基地。

“根据薄壳山核桃生长特点,3—4年可进入初果期、6—8年进入盛果期,每株树可挂果50斤左右,按市场价50元每斤计算,每棵树产值约2500元,亩均产值可达3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刘成华说,“前几年种树会比较辛苦,以后可以收获几十年。”

一大批绿色产业的兴起,不仅鼓足了百姓的“钱袋子”,还趟出了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天长市积极拓展思路,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荒山荒坡进行山核桃种植。为调动其积极性,政府还采取免费向农户统一供苗、统一规划设计、统筹抚育管护,确保栽一株活一株,栽一片成一林,努力为广大农户打造“绿色银行”。

“今年我们计划种植1万亩,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大户基地种植,共引进大户16家,栽植8000亩,二是农户四旁种植,计划在10个村种植2000亩。”天长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纪昌介绍,“种植薄壳山核桃既能改善农村的树种结构,也能为群众提供实在的经济收益。”(梁威 俞登文)

相关推荐
安徽灵璧虞姬镇人大组织代表视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9月22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虞姬镇人大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视察调研活动。

安徽天长:“四早四抓”推动稻虾共作产业发展

已至仲春,时节催人。安徽省天长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总目标,采取“四早四抓”措施,全力推动稻虾共作产业发展。

安徽六安裕安区:产业兴 腰包鼓

春节临近,许多市民已经热热闹闹的备起了年货。这几天,安徽六安裕安区各乡镇热销的农副产品因为绿色、有机、无公害,也早早被抢断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