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仲春,时节催人。安徽省天长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总目标,采取“四早四抓”措施,全力推动稻虾共作产业发展。
春节临近,许多市民已经热热闹闹的备起了年货。这几天,安徽六安裕安区各乡镇热销的农副产品因为绿色、有机、无公害,也早早被抢断了货。
2022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力度,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连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夜经济”,不仅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新亮点,也成为广大市民夜生活的好去处。
连日来,安徽六安市霍邱县宋店镇用于再生稻生产的5万亩头茬稻正在开镰收割,为全镇“一种两收”的二茬稻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贡献了宋店力量。
五河县合作社着力发展蛋鸡规划化养殖,新建集生态、智慧、科技于一体的全自动化蛋养殖场,实现了现代化生态养殖,年出栏100万只,总产值1600多万元。
为了确保村民既能享受土地固定分红,又能享受合作社盈利分红,近年来,土桥村不断创新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机制,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产业,以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农民为主体,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强,乘“三变”改革之风,扬“乡村振兴”之帆,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芜湖市繁昌区全面建设“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全面落实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发展,全力推动乡村建设。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积极探索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蔬菜产业为主,以种植观赏性特色瓜果为抓手,发展助农致富特色产业、生态观光的旅游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走出一条特色乡村致富路。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坚持把牛羊猪养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蒙城县人社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工作,助力农民增收。
6月是油用牡丹结果期,看着日渐饱满的果荚,浙江省磐安县大盘镇潭下村满山红家庭农场的工人们喜上眉梢。“自从科技特派员朱老师指导我们搞这个油茶套种牡丹,丰产期每亩至少能增收4000元。”农场主楼金六说。
肥东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安徽肥东县进一步加大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定基础。
近年来,安徽滁州琅琊区采取品牌创建、项目支持、订单种植、专家指导等举措,发展滁菊种植这一特色产业。2019年全区滁菊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以城西滁菊种植基地为核心,向关山、山林、胡桥等村辐射。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利用稻虾蟹连作模式,在该镇引导农户进行生态种养,不仅富了当地百姓的口袋,更吸引了不少外地养殖户前来转产转型,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去年全镇较常规种植业增收约二千多万。
天长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植树造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花卉产业、万亩薄壳山核桃基地等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2019年中央储备粮完成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3747万吨、同比增加高达41%,带动农民增收约100亿元。
显示 1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