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廉江:小小蚕茧铺就致富“银色大道”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20-03-20 15:15:05

在廉江市石角镇山底村蚕桑产业基地,集中连片、郁郁葱葱的桑叶点缀碧水青山,如同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走进农家蚕房,只见一只只胖乎乎的桑蚕在桑叶上蠕动,贪婪地吸吮着桑叶里的养分,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奏响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交响曲。

连片桑田改善生态

进入山底,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桑叶,随风摇曳的桑树林青翠欲滴。桑园田地里男女老少有说有笑,都在熟练地采摘新鲜桑叶,给蚕宝宝准备伙食。

地处廉江、化州、陆川交界处的山底村,是廉江市的一块飞地,含山腰、田头、榕树3个村委,人口1万多人。靠山吃山,蚕桑业在山底有悠久的历史。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榕树村就有部分农民连片种桑养蚕。到了80年代,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亩。到目前,山底地区蚕桑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

这里山区、坡地多,桑苗种植对土地要求不高,山坡地、边角地及旱地均可种植,一亩地桑苗投入2000多元,桑叶当年产出,次年便可成形丰产,且一次种植可生长30余年。

种桑养蚕,对于修复污染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石角镇山底地区,种桑养蚕正日渐规模化,成为当地农民致富产业。

种桑养蚕带富一方

3月15日中午,榕树村刘付保华夫妇正在自家房前摘蚕茧。“这批能卖3000多元,天气好时一个月能养3批,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价格还会涨一点。”榕树村村民刘付保华说,“种桑树比种水稻赚钱,桑树全身都是宝。现在家里的水田都改种桑树了,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村民们都盖起了新楼房。”

由于养蚕收入来得快,山腰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起了蚕。刘付永海是村里的育种蚕虫大户,由于有知识有技术,村里的散户都是从他这里买入优质幼蚕,他也从一名普通的村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石角镇十大回乡创业能手,打造出石角镇最具特色的养蚕产业。

种桑养蚕为当地众多的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机遇。目前,村民种桑养蚕热情高涨,山底地区蚕桑种植面积400多亩,从业农户200户,从业人员800人,年产蚕茧5万多担。去年,每户蚕农每亩每年纯收入1.2万元以上。

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仅山底地区的蚕桑基地,种植面积近两年来以每年14%的幅度增长,很多贫困村庄都因养蚕致富焕新颜。

相关推荐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东雷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12月21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东雷高速已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计划年底实现全线通车,雷城连接线等支线工程也将同步开通。

23年扎根海岛乡村 矢志育人初心不改——记湛江经开区东简小学周立聪老师

冬日的清晨,朦胧的晨曦照亮了东海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也照亮了位于基地南侧的东简小学校舍。早上天刚蒙蒙亮,周立聪就提早出门,从东海岛最西边的民安镇家中出发,驾车到最东边的东简镇东简小学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