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阜阳颍泉区:“三位一体”推进三农工作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阮步影 2020-03-26 16:55:28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按照“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促脱贫、毫不动摇抓防疫”工作总布局,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三位一体”,协同推进,集中力量战胜新冠疫情,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农村农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颍泉区全面贯彻落实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毫不动摇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突出抓好入境人员摸排管控,做到梳理摸排要全面、管控措施要到位、宣传报送要及时。严格落实属地社区(村)干部、医务人员“两格”包保责任,按照全面排查一人不漏、集中隔离一人不漏、核酸检测一人不漏、对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的及时诊治一人不漏“四个一人不漏”要求,切实抓好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保持宣传热度,引导群众戴口罩、测体温、不聚餐、不聚集防控措施。在公共场所推广使用安康码,继续引导各经营场所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提醒顾客遵守防控措施。

坚持脱贫攻坚不放松。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任务。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增收、带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复产带贫增收、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增收和农产品销售帮扶增收四项增收行动,着力补齐短板。认真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状况及就业意愿,对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向其发放就业指南并推荐就业岗位。指导扶贫车间、居家就业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早复产复工,带动就业。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小微企业送去就业扶持增收政策,支持鼓励优先吸纳带动贫困劳务。对弱劳力者,通过开发环卫保洁、疫情防控等公益性岗位,促进灵活就业。落实网格化管理,逐户、逐人摸排,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发出倡议动员全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扶贫,打通“疫”下制约消费扶贫生产、消费环节的难点和堵点,增强了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助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坚持乡村振兴不懈怠。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各项衔接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强产业,推动牧原养殖、金豆子蔬菜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有效保供给,加大春播结构调整、努力恢复生猪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持续稳定增收,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2020年经测算,安排投入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0万元,较上年投入增长21%。截至目前,专项扶贫资金13355万元已全部拨付到项目主管部门。加大光伏扶贫力度,指导全区40个贫困村,进一步优化年度光伏收益分配方案,多种渠道,在2019年已开发520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新开发104个公益性岗位,安排283个就近就业岗位,全力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袁龙

相关推荐
一“专”多能,人形机器人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安徽省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9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安徽省黄里笆斗杏、合肥龙虾、广德黄金芽、沙沟西瓜、六郎河蟹等5个产品上榜。

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4月1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