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张辉:疫情倒逼旅游业求变 呼唤更“新”的旅游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4-01 12:53:58

随着目前全国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地旅游景区正在有序复工。由于客流量小等原因,许多文旅企业也面临着复工复产难、现金流紧张等问题。3月31日,新华网旅游频道推出第二期“中国文旅再出发——线上系列主题沙龙活动”,围绕金融助力文旅“复苏”,邀请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和文旅企业负责人“问诊把脉”,共同推动文旅行业复苏“再出发”。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辉在活动现场表示,疫情倒逼旅游业改革和创新,自驾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等旅游形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型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打击是很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张辉说,去年中国有近1.5亿人次出境游,疫情对以出境业务为主的旅游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国内旅游变化方面,长距离的国内游,恢复起来比较困难,省内或市内短途游将更受青睐。

“疫情后,游客的旅游偏好会发生变化,自驾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等旅游形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张辉说。

张辉认为,旅游是一个空间流动性和人员聚集性相结合的产业。相当一段时期内,人们长距离流动较少。东西部客源市场,基本上还是以本地人为核心,西部人口较少,大规模的景区旅游区人流,今年或很难出现。东部人口密集,其景区旅游区在国内疫情缓解后,将有一定增长。

在张辉看来,疫情可能加速我国旅游发展模式的变革,倒逼下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旅游扎堆、以团队为核心的景区旅游等旅游方式,已不符合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旅游企业应反思: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开发怎样的产品,创造什么样的旅游环境。

“不能光算经济账,还要算未来旅游发展方向的大账。”张辉说,如果旅游行业真正通过疫情,来反思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这个外力来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化危机为转机,这一点更重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扬帆起航正当时。疫情虽然让旅游业错过了春节,但旅游业的春天必将到来。新华网旅游频道已经推出《“疫”后花开 迈向诗和远方》大型融媒体专题,关注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展示行业最新动态,让更多游客疫情之后相遇更精彩的风景,感知中国文旅行业的韧性。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坦桑尼亚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国土面积约1/3是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区。生活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续6年荣膺“非洲最佳国家公园”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动物迁徙地”。

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波哥大开幕

当地时间26日,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首都波哥大开幕。

2024年迪拜迎82.4万中国游客 “欢迎中国”收效显著

迪拜经济和旅游部(DET)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迪拜共迎来1872万国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9%,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