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福建首季度引外资迎“开门红” 实际使用外资逾112亿元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4-07 10:39:0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福建实际利用外资今年首个季度仍迎来“开门红”。据福建省商务厅3日通报,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实际利用外资11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

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商务系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把疫情对商务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今年2月19日,福建省出台稳外贸稳外资促销费26条政策,着力降低疫情对外资的影响。一个月后,福建再出“加强版”措施28条,全面落实稳外贸稳外资促销费,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政策红利效应下,福建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引进不停步。福建省商务厅透露,福建省开展外资政策云端培训,推进云上洽谈,总投资466.5亿元的71个外资项目实现云端签约。

英国美捷特传感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石文才近日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完成“云签约”后表示,这样创新签约形式非常好,确保所谈项目可以按时间表顺利推进;形式虽然简约,项目内容却是真材实料、不打折扣。

英国美捷特传感器件有限公司在厦门已运营15年。石文才说,面对中国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计划持续扩大厦门工厂产能,同时借助厦门翔安新机场项目的建设契机,在这里打造中国区域性总部,以厦门为支点更好服务中国商飞等全球航空客户。

首季度引外资迎“开门红”正是福建精准调控稳外资的显著成效。福建省商务厅厅长吴南翔认为,政策工具和云端工具成为疫情下推动稳外资的有效举措。

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看来,福建良好的产业结构和持续深化的开放基础是吸引外资的核心要素。

福建是制造业大省。目前,福建主营业务年收入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工业企业达45家,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8个。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永务认为,福建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及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外资外企在推动福建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方面具备广阔的新机遇。

面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吴南翔认为,虽然疫情不可避免对商务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但是福建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经济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福建商务有望延续近年来的稳定发展态势。

从福建稳外贸稳外资促销费“加强版”28条措施可见,福建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到资,对新设(含增资)外商投资企业(除房地产业、金融业项目外)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2年内外方累计实际到资不少于500万美元,省级财政按1%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人民币奖励;今年上半年外方实际到资达3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省级财政按1.5%比例给予奖励。

福建稳外资优惠政策还见于:鼓励设立跨国公司总部,对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台湾百大企业来闽设立综合性总部或营运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职能总部,有实体运作,且实际到资500万美元以上,省级财政按3%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开办奖励。

稳外资,福建将持续实现“更大力度开放”。福建省商务厅相关人士称,这些外资政策措施干货多,含金量高,有助于福建引进外商投资,支持外企发展,稳定外企投资和经营信心。

疫情下,福建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加快推动外企全面复工复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积极鼓励外商投资的氛围;组织各地开展网络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外资,着力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外资项目。

相关推荐
外资企业持续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

4月21日,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十周年之际,由福建省商务厅主办的“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专场招商活动在厦门举办。在场参加活动的多家外资企业表示,看好开放机遇,将持续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

中国(福建)-阿根廷经贸合作推介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

中国(福建)-阿根廷经贸合作推介会9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中阿有关政府、协会、企业等共约200多人参与了活动。

两会精神看落实·经济热点问答|多重挑战下,外贸企业如何突围?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外贸企业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含量、做优做强品牌以及满足环保需求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以不断提升的含“新”量、含“绿”量、含“数”量打造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