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悠悠药草香——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走笔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20-04-17 10:37:44

贵州大地上,悠悠草药香。5304种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遍布全省,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聚焦重点品种和优势区域,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图片1.jpg

援鄂医疗队中医药组的药师正在对中药材进行整理

从首批入鄂推广中成药救治新冠肺炎病人,到特色苗药援法抗疫,“黔药”成绩亮眼。

如果贵州中药材会说话,它会告诉你:黔地灵药有“功底”,更有产业发展有“底气”。

最新数据,2020年一季度,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64.78万亩、产量7.62万吨、产值9.70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数据“飘红”,同比增长36.45%、0.30%、31.57%。

预计到2020 年底,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 655 万亩,产量 180 万吨、产值 200亿元。打造15个黔药优势品种,培育20个1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基地69万亩,认证“定制药园”20个,加强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

悠悠草药飘香,一条生态富民扶贫新路,在贵州铺就。

种植遇问题 高手来救急

产业发展,规模扩大,少不了专家团队辛苦付出。在贵州中药材基地,经常能看到中药材产业服务组的身影。比如,近期,在黄平中药材基地,四名省级科技特派员组成的中药材产业服务组进行了“保姆级服务”。

问卷调查、现场答疑、实地指导、召开座谈会,专家组事无巨细,从良种培育、生态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到质量安全提升、可追溯体系建设、产销对接、延长产业链,中药材产业服务组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并与当地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关系。

家住紫云县坝羊镇的袁丽因种植的太子参一大半都感染了病虫害,眼看心血就要付之东流,赶紧向省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紧急求助。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了专家组赶赴紫云县进行现场调查鉴定。

经过专家组的“把脉”“诊断”“开方”,300亩太子参正在“康复”。

为了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不少地方大胆探索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子。4月8日,毕节市中药材技术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首个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内成立的中药材技术服务站,主要为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中药材产业规范化种植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等。

“中药材技术服务站将聚焦‘55441111’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100万亩中药材种植计划,冲刺90天,助力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书龙说到。

专家+技术骨干+产业辅导员+种植户,全面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在贵州中药材种植领域形成了垂直覆盖模式。

图片2.jpg

专家团队正在袁丽的太子参基地进行调查鉴定

“最强大脑”护航复工复产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药材专班陆续收到多家中药材种植企业运输严重受阻的反馈。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

春耕备耕在即,农时迫在眉睫。为有序组织中药材企业复工生产,贵州省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为农业企业送上便捷、高效、畅通的保畅“春风”。

中药材专班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药材春季生产指导意见》,为中药材生产保驾护航。

开设“农技培训 空中课堂”,专区专栏,对全省农业科技人员和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科技普及,把春种、春耕最急需的科技信息、科学技术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三大板块、50余个中药材种类、百人专家团队“坐镇”......3月9日,中药材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网络平台正式上线,为广大药农解决缺乏专家咨询、缺乏解决问题途径、疫情期间无法出行等问题,以最大力度帮助广大农户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种植中药材,为贵州按下了加快恢复经济发展的快进键。

图片3.jpg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系列丛书之《册亨县中药材种植技术手册》和《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技术300问》,历时2年多编纂完成。其中,《贵州中药材种植技术300问》主要是以问答形式介绍了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与现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等相关问题,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等等方面的内容。丛书通俗易懂,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强,是一本地道的本土教材。

贵州开启线上“坐诊”+线下“把脉”模式,为中药材生产积蓄力量。

培强选优,擦亮贵州中药材“金字招牌”

打造地方品牌,贵州中药材产业正迎来“群星闪耀”时。作为山地农业优势产业,大方天麻以天麻素高于全国其它地区而闻名海内外,享有“中国天麻之乡”的美誉。靠着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进行科技创新,大方天麻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了贵州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如今,在大方县,仅发展天麻种植的企业就有8家,专业合作社30多家,覆盖全县31个乡镇(街道),带动全县90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年产值达2亿多元,大方天麻产量约占全国天麻总产量的5%。

相隔409公里,在安龙县,贵州省农科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的吴明开博士创新研发了白芨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全国独有、规模最大的马鞍型白芨组培种茎生产基地。眼下,整个安龙县的白及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成为了贵州白及的主产区。安龙白及与上海鼎芨联合开发的白芨系列产品,累计销售额达1500万元。

图片4.jpg

三元太宝牛大场镇长坳村对门坡太子参GAP种植基地

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参、安龙白及、兴仁薏仁米、赫章半夏……贵州道地好药材,正逐渐“叫响”市场。

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贵州中药材吸引了安徽、广州、浙江多地的药商来采购药材,供销体系日趋成熟,交易规模一再扩大,在施秉、赫章、兴仁已经自发形成了一批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

贵州中药材品牌在不断壮大的同时,贵州省正在积极推动建设贵州中药材的质量追溯体系以及贵州省中医药交易平台。

“现在的药物讲究来源可查、去向可究、责任可追,构建一个从种苗来源开始的全流程领域的监测追溯体系,可全面提升我省中药材的质量。同时,在互联网上建成一个像淘宝、京东一样的贵州省中医药交易平台后,药商、医院及普通用户都可以在上面浏览交易贵州的中药材了。这个交易平台一旦推出,相当于向全世界发布黔地中药材及中医药。”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到。

建立贯通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将从根本上提升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把贵州道地中药材及中医药推向世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产业良性发展,把黔药品牌叫的更响亮。

“定制药园”让贫困户变身“订单药农”

政府主导、企业种植、医院收购、贫困户参与生产,从而形成完整、可持续的中药材产业扶贫体系。

贵州中药材产业布局“定制药园”模式,鼓励中药生产企业采购“定制药园”药材,支持公立医院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药饮片和药品,继续打造1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建成5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集中连片20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数量,推动大宗、道地药材连片发展。围绕中药材品种种植中心建设一批高质量初加工基地,提升道地中药材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率。

贵州立志到2020年底 实现“定制药园”种植面积20万亩的目标,并逐年扩大“定制药园”认定规模。到2025年,力争把贵州建设成为国内外排名前列的中药材原料供应基地。定制药园不仅能保障贵州中药材的品质,还能起到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作用。

同时,省中药材专班将收集省内150多家企业的原料采购年度需求量,将省内582个2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109个单品向药企、医院推荐,建立稳定的定制关系。并制定了“定制药园”奖补政策,通过“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以销增产”的方式,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目前,贵州已建立太子参、钩藤、黄精、天麻等中药材“定制药园”11.6万亩。2020年,力争省内药企和医院采购本省药材比例从目前的40%提高到60%以上,推动中药材产销对接更加紧密。

科学规划,集中推进。在今年将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 20 个 10 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69 万亩,提高 200 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数量。推动半夏、黄精等道地药材品种建立生态化种植示范基地,连片发展、扩大规模、拓展市场份额。优先支持“9+3”县(区)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图片5.jpg

2020年的春天,天麻、薏苡仁、白及、金银花、石斛……一味味中药材正在田间地头恣意生长。

黔药正 “大步向前”!(记者 张文莉)

相关推荐
贵州省代表团与欧洲文旅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由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率领的贵州省代表团4月21日在萨格勒布与欧洲温泉水疗协会签署了《温泉康养战略合作协议》,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与欧中“一带一路”文化与旅游发展委员会签署了《演艺合作框架协议》。

中泰互免签证助力贵州多彩文旅发展

9日晚10点50分左右,随着泰国曼谷廊曼国际机场直飞中国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FD428次航班安全抵达,175名泰国游客正式开启在贵州为期6天的多彩之旅。自3月1日中泰两国迈入“免签时代”后,贵州迎来首批泰国入境旅游团,为拉动贵州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粤港澳专列向黔·苗乡侗寨乐无边” 新年贵州旅游经济“开门红”中的亮色

2月26日,为期4天3晚的贵旅号“粤港澳专列向黔·苗乡侗寨乐无边”旅游专列发车,从广州、佛山、香港、澳门、潮汕等地出发,带领游客深入贵州苗乡侗寨,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