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凤阳:科技田管保夏粮丰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4-20 10:25:07

4月13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4300亩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人员正向种粮大户们演示新型植保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伴随着轻微的发动机声,几架携带着农药的植保无人机缓缓升空,有序地向田间喷洒农药。

仅几分钟,十来亩麦地的农药喷洒工作就已完成。“无人机作业1亩地只需要1到2分钟,是人工作业的20多倍,一天可以施药500亩。”凤阳县植保站站长沈言根说。相比传统的人工防治,植保飞机治虫防病还具有节约农药使用量、喷洒均匀、药物残留少、雾化效果好、灭虫速度快等特点。

“充分发动全县病虫专业化防治合作组织,采用先进的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开展代防代汉、承包防治,来保证粮食增产增收。”沈言根说。

使用无人机植保作业只是该县科技田管的一个缩影。为了帮助广大农户增产增收,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加收入,该县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帮助种粮大户建立水肥一体灌溉体系,通过电脑精细控制用水用肥,既节约了资源,又充分发挥了效能;大力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和绿色生物肥料,把农作物药物残留降到最低,并辅以生物杀虫设施,做到绿色环保;建立农业技术交流微信群,通过微信及时发布温度、湿度、风况、雨量和灾害预警,让农户提前做好应对,还可以随时在线沟通田管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田管经验。

入春以来,经过科学的田间管理,该县小麦等夏粮长势良好,为今年夏粮的丰收奠定了基础。(杜同心 盛华力 王东强)

相关推荐
安徽凤阳县文物普查员的一天

文物普查员们走过的每一处荒野角落,都是文物保护的职责所在;采集到的每一块砖瓦陶片,发现的每一处文物遗迹,都是标明文物点内涵的重要证据。

《中都故阙 遇见“纹”明》:通“纹”达艺

明中都,坐落于淮河之畔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境内,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

《中都故阙 遇见“纹”明》:“纹”江学海

明中都,坐落于淮河之畔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境内,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