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游客“未动”特产“先行”——上海商旅融合助力对口支援地区奔小康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4-20 17:51:38

新华社上海4月20日电(记者陈爱平)泽普红枣、莎车巴旦木、巴楚切糕、叶城核桃……来自新疆喀什的特产琳琅满目。这次并不是出现在土特产商店或是超市,而是一处时隔近3个月最近重开的春秋国际旅行社门店里。一个工作日下来,单价为几十元人民币的喀什特产累计销售额达到1万多元。

疫情期间,上海各界积极与对口支援地区政府部门、企业对接,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便能买到以往到旅游目的地常常购买的特产,助力当地脱贫致富。

莎车丝露果香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郭峰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受运输受阻、在岗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喀什农户、合作社及企业原本为今年春节和春季消费旺季备足的货品却面临滞销难题。以往,喀什特产主要在沪上社区特产店、援疆农特产品展厅展示销售或对接企业团购,渠道比较分散。对接旅行社后,农特产品能为更大的消费群体了解,同时,旅行社门店往往在人流量大的区域,特产销路明显扩大。

“旅行社门店员工也有事可做、有钱可挣,他们还需‘充电’学习新知识来助力农特产品畅销,这也是旅游企业自救图存、复工复产的积极尝试。”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春秋将有20家门店售卖新疆喀什特产,并正计划在门店及线上平台售卖其他对口支援地区和更多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疫情结束后,旅行社门店将恢复旅游服务主业,但也会尝试在条件适合的区域继续展示特产。

除了门店层面的合作,旅行社“待业”的导游们纷纷开设线上微店,向老客户推荐喀什特产。旅游业者有了兼职收入、农产品有了销路,喀什的整体形象也得到更大推广,可谓各方皆受益。

线下合作稳步推进,线上合作如火如荼。不少旅游企业发起直播,成为展示旅游目的地和助销农特产品的平台。上海援滇干部、中共丘北县委常委、副县长贺志春最近尝试探索直播带货——在景域驴妈妈集团举办的“全国100位县长爱心义卖直播大会”上,他穿着民族服饰、置身云南普者黑山水美景,为当地农特产品在线“打Call”。当天的直播吸引30万人次观看,雪莲果和壮族七彩花米饭当即收到1000余份订单。

“雪莲果若只是批量运输到附近省市的水果市场,只是廉价的初级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则可‘直达’全国消费者,成为更具价值的优质消费品。这些农产品也是云南普者黑提升农商旅知名度的重要元素。”贺志春举例,通过对接电商和直播,雪莲果已成为“网红扶贫果”,这个产季的库存已经售罄。

致力于上海对口帮扶丘北各项工作的贺志春介绍,上海市与丘北县相距2400多公里,两地居民互动却日益活跃——雪莲果逐渐为上海市民接受和喜爱;最近几年前往普者黑景区的上海游客也逐渐增多,这得益于我国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基建”的发展。“在疫情期间,商旅融合、电商直播等方式,让上海市民可以‘云观景’、直购特产,‘云助力’丘北脱贫奔小康。”他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在疫情期间,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线上线下推广,对稳定行业信心和推进有序复工起到积极作用,消费者的“解馋”需求也得到满足。各地应着眼市民游客新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贫困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消费品的销售变现,以商旅融合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