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关总署通报六家企业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4-29 10:59:05

海关总署27日发布公告,通报六家企业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这是海关总署近期第三次发布此类公告。

案例一:4月16日,深圳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手机玻璃片一批。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的货物为一次性医用口罩1.19万个、一次性使用医用隔离服6680件、额温枪4837个等。当事人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疗物资声明,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案例二:4月13日,扬州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非医用挂耳式口罩20万个。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的货物为医用挂耳式口罩。当事人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疗物资声明,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案例三:4月18日,黑龙江某公司申报出口非医用一次性口罩200万个。经查验发现,该批出口口罩的外包装盒上明确标注有医疗设备字样。当事人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疗物资声明,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案例四:4月16日,江苏某公司申报出口牛皮纸袋等一批。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货物为非医用口罩约100万个、护目镜约1.6万个、防护鞋套约1200双、防护面罩约2200个、医用防护服约7000套、医用额温枪约5620个、医用一次性隔离衣约2200套,且上述货物疑似不合格。当事人涉嫌同时逃避商品检验及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案例五:4月16日,深圳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健身手套一批。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货物为医用口罩36.95万个和消毒洗手液746瓶。当事人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疗物资声明,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案例六:4月16日,长沙某公司申报出口非医用一次性防护口罩100万个。经查验发现,实际出口的货物为一次性医用口罩。当事人申报时未提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疗物资声明,涉嫌逃避商品检验。

相关地方海关已对上述案件立案调查,部分涉事企业已受到处罚。海关方面再次提醒,对如实申报的守法企业,海关将一如既往提供通关便利;对于通过伪瞒报、夹藏、夹带等方式逃避法定检验,或出口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医疗物资冒充合格的违法、失信企业,海关不仅给予行政处罚,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推荐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10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

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明日开幕

以“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共促贸易安全便利”为主题的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10月1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准备工作已就绪。

三个关键词,看我国外贸何以量质齐升

三季度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顶压前行的外贸,走势如何颇受关注。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