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北京5月26日电(记者史春姣、吴丛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在过去30年实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对外投建营一体化业务模式的发展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但一些细节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建议,有关方面应多措并举加快工程咨询业“走出去”,为我国对外工程投建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我们近期对我国30多家大型国际工程承包商的60多名专家的调研,专家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供应链,而与对外承包业配套的我国工程咨询业‘走出去’力度太小,不能对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配套支撑。”张水波表示。
针对当前现状,张水波建议,从国家层面对我国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指导企业制定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国内从事工程咨询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并将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工程咨询公司在中国境内与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举办高端国际工程咨询培训班,有针对性地选拔中青年骨干重点培养;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以务实态度探索实施工程咨询公司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