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滁州琅琊区积极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5-28 09:20:00

连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安徽滁州琅琊区四万多亩的水稻插秧陆续展开,稻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在琅琊区扬子街道高郢村的荣飞家庭农场,两台插秧机正在两亩大小的水稻田里穿梭作业,八分钟的功夫,秧苗就被整齐地插入水稻田里。

戴家丽是荣飞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她承包了八百多亩的水稻田,虽然耕作规模大,但是她并没有忙不过来。据戴家丽介绍,以前种田全靠人,现在机插秧帮了她的大忙,每台插秧机每天能插秧四十多亩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据悉,机插秧就是用插秧机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机械化种植技术,机插秧与传统手工插秧相比,不仅水稻栽插效率高,还节约水稻栽插成本,增加了水稻产量。

荣飞家庭农场只是琅琊区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的缩影。近年来,琅琊区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开展宣传培训,让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掌握水稻插秧机操作方法,促进机插秧技术推广。同时,琅琊区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购买水稻插秧机、机插秧等行为进行补贴,有效地提高该区农耕现代水平。

据琅琊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房勇介绍道,今年琅琊区共种植水稻面积约四万多亩,其中,机械化栽插有二万亩,全区水稻机插作业水平在百分之五十。(吴天雄 房勇)

相关推荐
通讯丨播撒希望的种子——“非洲母亲新农场”托起马达加斯加妇女与家庭新未来

“非洲母亲新农场”是由中国湖南省妇联牵头,联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氏种业公司推动的对非农业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培训与资源支持等方式,帮助非洲妇女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减贫与性别平等。

通讯丨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隆隆作响——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清晨,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几台崭新的收割机犹如小船驶入金色海洋,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

第三届水稻生殖隔离国际研讨会举办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水稻生殖隔离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昆明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