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疫情后中国需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来源: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研究所 责任编辑:罗浩 2020-06-01 15:46:47

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研究所研究发现,我国粮食供应情况基本稳定,粮食年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结合我国粮食消费情况可实现自给自足;全球粮食供给形势不容乐观,欧盟28国、东南亚、非洲地区粮食产需结余量吃紧,大部分地区粮食自给率持续走低,欧、非、东南亚地区粮食自给率处于安全线以下,受疫情影响多国已采取粮食安全应急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趋势放缓,各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仍面临较大挑战,多数国家已采取粮食安全应急措施,部分国家宣布粮食储备告急。粮食供给问题已给多数国家造成较大困扰,全球性粮食危机初见端倪。鉴于此情况,我国应格外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审视国内粮食供给与国际粮食安全形势,提高粮食储备应急能力,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可能引发的冲击做好准备。

一、我国粮食供应情况基本稳定,可实现自给自足

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长期基数雄厚,走势稳定。近10年我国粮食产量先升后稳,2010-2015年粮食产量增幅明显,自2010年起粮食年产量均在55000万吨以上,自2016至今粮食年产量平稳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以此趋势可粗略估计2020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在65000万吨以上。

图1 :2010-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近7年我国粮食进口量在11000万吨上下波动。自2013年至今,我国粮食进口量波动上升,于2017年达到峰值13062万吨,往后逐年下降,数额基本在10000万吨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为11144万吨,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16.8%。近7年内单年最大增幅为2435万吨,以此趋势可大致估计我国2020年粮食进口最大需求量应在14000万吨以内;自2013年至今,我国粮食出口量先降后升,于2019年达到最大值434万吨,数额较小,7年内出口总量仅占进口总量2.4%。2019年我国粮食总进口量为11144万吨,其中大豆进口量约为8851万吨,占总进口量79.4%,主要进口国为巴西、美国。我国进口粮食主要目的是调剂需求结构、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即使去除粮食进口部分,也并不会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基本生活消费。

图2 : 2010-2019年我国粮食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整理

当前我国年度粮食需求量约在21000万吨左右。一方面从国民购买消费能力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数据估算,每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数量约为80.3千克,每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约为172.1千克,由此可粗略估计2019年我国国民粮食需求量共16306.3万吨。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国居民每人每天粮食摄入量应为250-400g,以最大值400g可粗略估计2019年我国国民粮食摄入量共计20440.7万吨,人均整年粮食需求量约146千克。

图3 :2010-2019年我国人口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以我国当前人口变化情况相关数据来看,2020年相关数值应与2019年相差不大。由此可见,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数量有较大弹性空间,给国家相关政策调控留有余地。

二、全球粮食供给形势不容乐观,出口限制政策频出

欧盟28国、东南亚、非洲地区粮食产需结余量吃紧。北美洲、南美洲粮食产大于需,结余量逐年增加,分别从2000/2001年度的10966万吨、3615万吨扩大至2018/2019年度的13475万吨、14773万吨;前苏联12国2000/2001年度产不足需,2009/2010年度实现结余量转正,并于2018/2019年度持续增加;南亚地区虽产大于需,20年来结余量持续走低,降幅明显;欧盟28国、东南亚、北部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产不足需,且缺口均呈扩大态势,分别从2000/2001年度的-1007万吨、-920万吨、-2794万吨和-1641万吨扩大至2018/2019年度的-2715万吨、-3439万吨、-4872万吨和-2386万吨。

图4:近20年全球主要区域粮食产需结余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美国农业部FAS数据库整理

大部分地区粮食自给率持续走低,欧、非、东南亚地区处于安全线以下。北美洲、欧盟28国、非洲、南亚、东南亚地区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其中欧盟28国、东南亚地区粮食自给率已跌破安全线90%,北美洲、南亚地区降幅较小,自给率仍保持在100%以上。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自我保障能力较弱,粮食自给率全球最低,且不断下降,分别从2000/2001年度的40.74%和74.30%下降至2018/2019年度的38.75%和72.71%。南美洲、前苏联12国粮食自给率逐年增加,形势向好。

图5 :近20年全球主要区域粮食自给率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根据美国农业部FAS数据库整理

受全球疫情影响多国采取粮食安全应急措施。近期内,部分国家采取出口限制,包括埃及宣布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越南宣布在3月28日之前将不再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同时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哈萨克斯坦宣布禁止出口小麦、糖、土豆和胡萝卜;塞尔维亚宣布停止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俄罗斯作为北非国家的关键粮食来源国其出口粮食的大门虽然敞开,但其称也将每周对粮食出口进行评估。部分国家增加粮食战略储备,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等主要小麦进口国发布新的粮食相关招标书;摩洛哥暂停小麦进口关税的措施将实施到6月中旬。部分国家宣布粮食储备告急,包括伊拉克、印尼、菲律宾等国。

三、我国应警惕可能性粮食危机,做好应急储备

巩固自给生产能力。一是巩固粮食基础生产,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线,完善并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以进口需求为突破口大力完善我国农业产业链,丰富各类农业产品需求产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二是引导农民工加强涉农生产,大力恢复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回归农业生产的农民工提供社保、农业生产保障金、低息无息贷款等支持政策,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与供给质量。三是加强农业现代化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能力,挖掘农业生产潜力,适当提高农业GDP比重,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引领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确保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战略储备管理。一是加强全国一盘棋统筹能力,注重规划引领,通过构建全国粮食生产、储备、调控和消费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实现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提升管理手段的科学性、高效性和敏感性。二是推进仓储物流建设,切合国家宏观布局,依托市场需求结构,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合理改建、扩建和新建智能化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粮食物流通道和重要节点,提升粮食物流重点线路流通效率。三是倡导节粮减损理念,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推广科学膳食结构,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鼓励、支持农民使用现代化科学储粮设备与方式,有效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健全预警应急体系。一是建立全国粮情预警体系,健全粮情应急中央-省-市-县四级协调机制,建立国内粮食市场监测与国际粮食供给形势监测机制,依托信息技术保障监测信息准确性、及时性与有效性,防范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二是完善应急供应体系,建立全国粮食应急公共服务平台,全国范围内布局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网点,建设规范化粮油应急供应链,形成包括加工企业、配送中心、供应网点等应急机构名录,构建布局合理、反馈灵敏、运转高效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三是做好粮情应急政策储备,开展粮情应急相关政策研究,保障政策支撑中央统筹能力,提前布局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挑战,发掘并抓住疫情后时期全球经济复苏机遇,做好人民生产生活粮食保障。(作者: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研究所   杨东日、李恺、龙飞)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知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安托万·弗拉奥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近期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是正确的,中国的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科普: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XBB更危险吗

近期,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XBB引发的感染病例在一些国家有上升趋势。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相比,XBB的传播是否有不同?是否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重复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