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方将继续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章俊 2016-07-28 14:47:00

新华社信息北京7月28日电(记者颜昊、陈健、荣忠霞)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的第49届东盟外长会议25日发表联合公报。公报强调东盟将全面、有效落实《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以建设一个法治和以人为本的东盟共同体。公报从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东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针和原则。

在政治安全共同体领域,联合公报表示,1976年签订的《东南亚友好条约》应在处理东盟国家之间关系过程中成为核心的行为准则,东盟欢迎越来越多的非成员国加入该条约的意愿,以与东盟一道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经济共同体领域,联合公报表示,东盟已经接近完成落实“经济共同体2015蓝图”的各项措施。公报欢迎东盟在交通、矿产、能源、信息通讯、旅游等方面达成和落实的一系列新协议和计划,对东盟正成为外来投资的热点地区以及贸易便利化的不断深化感到鼓舞。

关于社会文化共同体,联合公报认为,通过落实本地区各项行动计划,东盟在保障儿童、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福利和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期待着在环保、气候变化、灾害管理等方面东盟各国能够继续携手共同应对。

关于东盟与中国关系,联合公报表示对与中国合作和关系的发展进程感到满意,对即将于9月召开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以及今年的系列纪念活动充满期待。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当日出席在万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议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愿与东盟以纪念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方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迈向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当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王毅在回答中方如何看待和支持新形势下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时表示,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符合地区发展现实需求,符合世界多极化潮流。中方始终坚定支持东盟的团结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保持中心地位。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在“10+1”框架下,中国过去10年里提出了100多项合作倡议。在“10+3”框架下,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金融安全、贸易投资、农业减贫等重点领域合作,推进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中方积极维护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推动峰会六大领域务实合作,为峰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中国还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的对话工作,每年主办的合作项目都占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论坛27个成员中居首位。

王毅就下一阶段中国-东盟关系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办好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对外传递中国和东盟致力于深化互信合作、维护地区稳定的积极信息。二是继续推进务实合作,使自贸区升级等成果尽快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互联互通、海上等领域合作,塑造双方合作的新亮点。三是打造社会人文合作新支柱,以教育和旅游为优先方向,打造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支柱。四是深化政治安全合作,中方重申愿与东盟尽早商签“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支持东盟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的努力。五是培育次区域合作新平台,愿借助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为东盟一体化进程作出新贡献。六是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着眼大局,聚焦合作,妥处分歧,加快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