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海外基地“赶工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6-02 14:56:37

新华社吉隆坡6月2日电(记者阳建、林昊)当地时间5月27日晚上10时许,在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华都牙也的制造基地,王新宇登上一列ETS2米轨动车组飞驰而去。一路上,他聚精会神地观察和检测列车在不同时速的状态。

34岁的王新宇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员工,2019年2月被派到位于马来西亚的中车株机东盟制造中心,担任ETS2米轨动车组售后服务队长。

“受新冠疫情影响,现场试验耽搁了2个月,5月12日才恢复。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动态调试,以确保车辆尽快出厂上线运营。”王新宇说。

2010年,中车株机获得马来西亚近40亿元人民币城际动车组订单,这是中国产电力牵引型动车组首次出口海外。此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车株机扎根马来西亚市场,探索出“本地化制造、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地化服务、本地化营销”的模式。

2015年,中车株机出口的ETS米轨动车组在马来西亚启动运营,往返于首都吉隆坡至巴丹勿刹600多公里的南北线路上,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2019年,中车株机开始在马来西亚本地生产ETS米轨动车组的“升级版”——ETS2米轨动车组。

为了追赶因疫情落下的工期,王新宇和同事们不得不“白加黑”地赶工。白天,他们检查车辆走行部、设备、电缆等是否完好、无误,检查司机室操作系统是否正常、精准,记录车辆各部位运行参数等,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可靠。晚上,他们布置试验设备,沟通试验步骤,开展动态性能试验,检测车辆在不同时速下的各项数据……

“我们必须尽可能往前赶,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王新宇说。披着星光去,迎着朝阳归。测试完毕,他回到基地车间时,已是凌晨5点。

“不论是国内基地还是海外基地,我们不停赶工,就是为确保订单能正常交付。”王星宇告诉记者。

据中车株机东盟制造中心负责人黄海介绍,目前处于批量交付阶段的ETS2米轨动车组是由本地员工在马来西亚完成制造生产。

如今,中车株机已在马来西亚设立3个子公司,90%的员工来自当地,累计为马方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近千人,与当地600多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推荐
中马合作推动区域航运物流新发展

在距离马六甲市约130公里的巴生港,记者看到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们与马来西亚当地同事们一起,正全力以赴地投入港口集装箱码头扩建升级项目合作中,续写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篇章。

特写丨“新海凤”在马来西亚巴生港大显身手

巴生西港作为巴生港主要的集装箱码头,承担着马来西亚国际贸易物流枢纽的重要角色,扩建工程将帮助巴生西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翻倍。

百团千企 商城出海 | 助企 “出海 ” 再升级!临沂展会亮相马来西亚

“百团千企•商城出海”2025马来西亚中国临沂商品展览会于4月2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