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疫情影响下在华供应链调整及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启示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责任编辑:王国腾 2020-06-05 18:10:32

长期以来,中国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作为“世界工厂”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各个环节,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疫情导致的阶段性停工停产,不仅出现了供应链外移情况,也使全球供应链面临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在此情况下,中国全力抗疫的同时努力做好复工复产,全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疫情的全球扩散又给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带来新的挑战。全面审视中国当前供应链状况,深入思考如何破解全球供应链稳定困境,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疫情以来中国面临供应链调整情况

(一)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十余年,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DI,最权威的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库)显示,2003-201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全球占比从6.8%上升至23.9%。到2018年,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WITS)数据库显示,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的中间品在全部进口商品中占比约为21.7%。2019年中国商品出口31.54万亿元,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过去30年中,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占比一直呈上升态势(图1)。中国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球65%、液晶面板产能约占全球50%。此外,中国消费及组装出口的光半导体约占全球产量的40%-50%、轻型汽车消费约占全球总产量30%。

图1:制造业转移曲线图

(二)疫情使全球供应链受到很大冲击。由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因疫情导致的产能下降,甚至中间品贸易的中断,给全球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巨大影响。

一方面,疫情在中国境内传播造成的停工停产、原材料短缺、物流阻滞、人员返岗等困难,一度导致中国国内产能供给不足,中国出口原材料或中间品减供或断供,对供应链造成冲击。汽车、通信、电子、机械等多行业受到明显影响,如日产、现代汽车受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而部分停产。美国商业数据和分析咨询机构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Dun & Bradstreet)数据显示,在中国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地区约有2200万家企业,占中国活跃企业总数的90%,疫情对这些企业的影响进而将辐射全球至少5.6万家公司。

另一方面,因疫情原因部分国家对华出口采取限制措施、一些海外进口商取消或延迟从中国进口商品,导致电子行业等核心产品依赖进口的企业国际采购压力陡增。3月初,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疫情对全球贸易影响报告指出,疫情必然对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造成影响。中国产能收缩给全球经济带来连锁效应,截至2020年3月已导致各国产值下降约500亿美元。此外,随着疫情的全球性蔓延,我外贸企业所需的一些中间品,因欧美日韩部分生产停摆及禁运受到影响,供应链的恢复面临二次冲击的挑战。

(三)受疫情影响部分在华供应链加速调整。为降低减、断供造成的损失,部分原在华采购企业,特别是玩具、服装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等处于供应链中低端、供应链转移成本不高的企业已作出应急调整,开始寻找东南亚、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替代商,并考虑将部分产业移出中国境内。

上海美国商会2月份调查显示,109家受访的在华制造业企业,近半数表示停工停产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影响,1/3表示已有将相关业务转移出中国的考虑。据路透社2月份报道,几家在华服装制造企业正与土耳其公司就将生产转移至土进行谈判,预计新订单价值达到20亿美元,约占中国相关产能的1%。日本尼桑、美国通用、日本重化工业产品制造商小松公司(Komatsu)、日本汽车电路板制造商名幸电子(Meiko Electronics)、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爱信精机株式会社(Aisin Seiki Co.)、丰田纺织有限公司(Toyota Boshoku Corp.)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将部分生产线移回本国或移至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苹果、松下、富士通等电子电器类公司也采取了类似行动。此外,如三星、夏普、谷歌、索尼等电子电器公司近年来已开启将部分供应链迁出中国至越南或印度等制造成本较低国家的进程,疫情进一步加速了其供应链转移的速度,如微软就提前启动了在越南的生产计划。

(四)部分国家的贸易政策倾向对加快供应链转移起到刺激作用。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如果不能尽早解决疫情导致的制药业供应问题,全球可能面临抗生素短缺的风险。白宫专家彼得·纳瓦罗称,受中国减供影响,美国的医疗供应可能会中断。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制药公司高管时表示,“疫情显示了将供应链带回美国的重要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国内生产药品、防护工具和其他一切我们需要保护公众健康的产品。”美商务部长罗斯趁机鼓吹,中国的疫情会使就业机会和制造业重回美国。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长陈振声表示,基于疫情造成的影响,各国政府应重新审视过于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状况。美国咨询公司蓝丝(Blue Silk)还公开建议企业立即调整供应链,出台一个不包含中国的替代方案。这些政策风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供应链的加速调整起到刺激作用。

二、供应链调整情况分析

(一)疫情前供应链调整现象已经隐现。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在疫情开始前已出现在华部分供应链调整现象。部分在华企业,特别是处于供应链中低端的企业已重新调整全球布局,开始或正拟将部分产业向境外国家和地区转移。如2018年之后,已经出现部分在华机电设备供应链向东盟、汽车供应链向韩国、办公电脑供应链向台湾地区转移的迹象。

瑞银(UBS)最近发布的美国首席财务官(CFO)调查结果显示,逾76%的受访者希望转变供应链,以应对贸易关税等保护主义政策。第三方检测机构启迈(Qima)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地区检测量同比下降14%,南亚地区的检测量则同比增长37%。据越南计划和投资部数据显示,2019年外商对越南直接投资204亿美元,同比增加7.9%,连续十年实现增长。美国银行(BofA)年初一份针对3000家企业的调查报告称,疫情开始以前,在半导体、汽车和医疗设备等12个全球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公司已经或计划将部分供应链从目前的位置转移。

图2 :各行业转移中国供应链对比图

(二)部分在华供应链调整的动因为中国杰出的治理能力所抵消。疫情在中国蔓延之初,恐慌情绪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供应链外移的考虑及举措,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全球布局。此外,中国政府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复工复产集成化的政策帮扶,让企业提振在华投资信心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和巨大潜力。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尼·林斯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十分扎实,国际投资者依然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及时精准的调控政策也增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华南美国商会3月公布调研数据显示,399家受访企业中,超过76%的企业认为2020年收入会受疫情影响,但超过93%的企业认为中国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帮助,75%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表示不会改变在华投资计划。

(三)供应链的重新配置不取决于疫情的短期影响。受疫情影响,在华企业未来将更加关注供应链的安全性,进一步多元化其全球生产和采购布局,以分散供应链风险,提升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韧性和弹性。但综合看,疫情不会导致供应链大规模变动,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供应链调整是供应链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地位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动摇。

从供给端看,供应链的重新配置非常复杂,要综合考量劳动力、生产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环境及政策稳定性等多重因素,因此企业会非常谨慎地对待供应链全球战略布局,一般会提前五至十年进行规划。目前看,短期内鲜有国家能超越中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即便受疫情影响出现部分供应链外移的情况,也很难替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整体地位。201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100万亿元,占全球GDP的16%。涉及服装纺织、电器机械、玻璃、水泥、陶瓷、智能手机、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中国的产量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超过50%,供应链全球关联度高、地位举足轻重。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认为,如果部分企业选择将供应链移出中国,将会承受更高昂的成本,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疫情导致供应链大规模转移“不太可能发生”。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副总裁布莱恩·马也认为,“转移制造地点有助于分散风险,但不是万灵药,事实上可能会变成一场打地鼠游戏。”

从需求端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供应链布局时都把消费潜力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迅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对高品质产品日益强烈的消费需求使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英国一家贸易公司代表科林·雷恩斯福斯认为,未来源自中国市场的需求将大大超过欧美,短期看疫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消费格局”,因此仍然看好中国市场。

三、对市场监管相关领域的启示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其中供应链的贡献不容小视。面对疫情对供应链可能产生的影响,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要求,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找准重点、精准施策,努力维护供应链的稳定。

(一)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二战后,全球范围内有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每一次都与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相伴相生。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供应链特别是低端供应链的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因此,不必纠结于供应链的部分转移,而应锤炼自身,不断提升市场环境和发挥市场潜力,吸引更多处于供应链中高端的优质企业在华扎根。有外媒称,近年来,时装和鞋类行业一直寻求在中国之外的工厂来组装更多产品,但中国“广泛的时装制造基础设施网络仍让许多人依赖中国”。

为了扩大中国供应链的内在优势,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对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和支持,提振企业信心、帮助企业减损;长期来看,还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知识产权特别是新业态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制假、售假惩罚力度,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多措并举增强中国市场环境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二)通过维护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增强供应链的吸引力。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2017年,中国对全球家庭消费增长额的贡献率约为31%。中国在汽车、酒类、手机等多个领域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消费额约占全球消费总额的30%。美国知名智库麦肯锡2018年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26%的中国受访者处于消费升级状态,而全球其他10个顶尖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为17%。新近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也显示,中国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仍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继续繁荣的消费市场预期及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将是吸引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重要条件。因此,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更为重视消费环境的维护、消费升级趋势的保护,为提升供应链的吸引力做出相应贡献。

(三)通过政策支持推动转型升级实现供应链的本土化。此次疫情显现,突发情况对于处于供应链不同位置的企业造成的冲击程度不尽相同。整体来看,处于供应链中高端的企业,面临突发情况时恢复较为迅速,造成损失有限;而处于供应链低端环节的企业,由于可替代性强,遭受影响较大。

鉴于此,要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还需要为供应链向中高端延伸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等向供应链中高端方向发展,巩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此外,疫情带来的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也提醒我们,要注重供应链的本土化打造,早日实现重要产品特别是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真正提升供应链的完整性、安全性,在此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作者: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徐晋、王宇凡)

相关推荐
跨国公司高管们的中国之行意味着什么

苹果中国大陆最大零售店21日晚在上海开业,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亲手推开新店大门迎接中国消费者。

链博会是高水平博览会 将促进全球产业链更紧密高效合作——专访中展集团董事长林舜杰

由中国贸促会和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共同主办中新经济合作论坛2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

中粮全球供应链布局取得重大突破

仓储物流是粮食供应链的核心环节。随着国内海外仓储物流业务顺利推进,我国第一大粮商中粮集团全球供应链布局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