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特色产业啃下扶贫“硬骨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6-05 11:38:22

精准脱贫进入攻坚期,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各地积极探索,注重因地制宜,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在西二铺乡二铺村的一家家庭农场桃园里,又红又大的桃子喜挂枝头。二铺村的种桃大户刘先艳正带着村里的贫困户刘义明将刚刚采摘的脆桃装上车。而贫困户刘义明每天在桃园里采摘、分拣,仅务工收入就有近百元。

刘义明称,他现在在农场打工,每个月两千多元收入,主要负责浇水、剪枝,桃成熟的时候摘桃,还流转了四亩多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盛禾专业合作社刘先艳说,现在是油桃和黄桃的上市季节,预计能卖30多万,带动周边贫困户和农民100多人在这里务工,下一步他准备在加大桃树的地亩,让更多的村民在这就业。

西二铺乡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以油桃、草莓等果蔬种植为主的生态休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二铺村党总支书记陈树东表示,二铺村是水资源保护地,主要发展特色种植,合作社种植能带动整个村贫困人员和村民在这里务工,二铺村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投入到合作社,每年村收益几万元,整体合作社运营给二铺村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埇桥区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优质水稻、优质小麦、黄桃、山药、苗圃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实行“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模式,进一步扩大产业链,提高了群众的收入。(韩伟 姬娜)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