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合消息:非洲确诊病例近18万 部分国家调整防控措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6-08 10:59:46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6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非洲地区记者报道: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日数据显示,非洲新冠确诊病例已达177953例,死亡4936例,治愈78834例。

从确诊病例数看,北部非洲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累计确诊超51000例;其次是南部非洲,累计确诊超46000例。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累计确诊病例数分别超过4万例、3万例和1万例。

面对持续蔓延的疫情,一些非洲国家继续执行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还有部分国家为了减轻疫情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放松了管控。

肯尼亚总统肯雅塔6日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延长全国宵禁30天,但将宵禁时间从每日19时至次日5时调整为每日21时至次日4时。此外,国际客运航班禁令也将延长。他还定于10日与各郡召开特别会议,评估目前防疫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每个郡政府都能提供至少拥有300张床位的隔离设施,并在14天内出台经济重启相关方案。

津巴布韦医生协会6日发表声明,认为归国人员病毒检测迟缓可能导致本地感染人数增加。该国迄今已确诊的200多例新冠病例中,八成以上为输入性病例,因此海外归国人员的隔离检测相当重要。该协会敦促津政府加快检测。

乌干达野生动物管理局5日晚发表声明说,乌境内所有热带草原国家公园均已对游客开放,但超过25名游客的大型团体不得同时入园。

利比里亚总统维阿5日表示,由于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国家紧急状态在9日到期后将不再延期,原有限制措施将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截至目前未报告任何新冠病例的地区取消居家令,首都蒙罗维亚的国际机场21日起重启商业航班,酒店和娱乐场所21日起在遵守相关卫生规定的前提下可恢复营业等。

坦桑尼亚度假胜地桑给巴尔6日宣布重启旅游业。桑给巴尔政府表示,所有游客入境时均需接受体温测量等检测,有症状者将被送至隔离中心接受进一步检测。

塞内加尔卫生部门负责人6日在每日疫情通报会上表示,虽然国际社会对联合使用羟氯喹和阿奇霉素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疗法存在争议,但塞内加尔本国的研究表明这种药物组合在早期治疗中有效果,因此将继续使用该组合治疗新冠患者。

为助力非洲抗疫,中国持续向非洲国家援助医疗物资并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获得当地好评。

原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非洲联盟高级顾问科斯坦蒂诺斯6日表示,中国是一个有能力而且愿意与非洲合作的伙伴,非洲大陆可以向中国学习流行病防控经验。

南苏丹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詹姆斯·摩根6日表示,中国向南苏丹捐赠了许多防疫物资,对南苏丹防控新冠疫情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南苏丹,整个非洲大陆都得到了中国的帮助,非洲国家对此表示赞赏。(执笔记者:王守宝;参与记者:张改萍、郭骏、邢建桥、李斯博、高竹、杨臻、张玉亮、许正、聂祖国、荆晶、肖玖阳、郑扬子)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