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调优夏种结构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6-10 17:13:31

当前,安徽蚌埠市夏粮小麦已经全部抢收入库,夏收刚结束,全市430多万亩耕地立即进入夏种模式。今年蚌埠着力调优夏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蚌埠五河县浍南镇未来农业家庭农场里,水稻秧苗集中连片,一块块水田内,水稻壮苗排列整齐,农民正在拔出一块块秧盘,装到插秧机上。大片已经“泡水”的稻田里,一台台全自动自走式插秧机正在秧田里来回穿梭,插秧机经过的地方,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挺立在水田中,机器插秧,既快又好看。

五河县未来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董国超介绍说:“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50亩至60亩,人工一天只能插一亩地左右 ,370多亩水稻,5天到7天基本上能结束”。

董国超今年承包了周边农民的37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今年夏种,董国超调优了种植结构,全部改种市场俏销、价格高的糯稻,使用插秧机插秧以后,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在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五河县县乡两级农技人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良种良法结合,调优种植业结构,始终瞄准市场,注重科技种粮,秋粮丰收有了保障。

据五河县浍南镇农技站站长沈士堂介绍说:“搞好代育(苗)代插(秧)工作,不仅提高劳动效率,节约了成本,也增加了收入。镇里还成立了农业机械服务队,免费为没有插秧机械的贫困户提供服务”。

今年,蚌埠市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增产增收。全市185万亩水稻中,优质糯稻的种植面积就超过100万亩,每斤糯稻售价比一般水稻售价多1.2元左右。140万亩玉米也是向效益好的全株青贮玉米方向发展。同时,蚌埠市着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依托46个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今年夏种,蚌埠市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大户带动等方式,带动全市40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对贫困户免费耕种,免费植保,预计平均每个贫困户年增收4000元以上,并优先雇佣贫困户劳动力参与生产和管理,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宋婧  周广策 陈涛)

相关推荐
通讯丨播撒希望的种子——“非洲母亲新农场”托起马达加斯加妇女与家庭新未来

“非洲母亲新农场”是由中国湖南省妇联牵头,联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氏种业公司推动的对非农业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培训与资源支持等方式,帮助非洲妇女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减贫与性别平等。

通讯丨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隆隆作响——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清晨,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几台崭新的收割机犹如小船驶入金色海洋,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

第三届水稻生殖隔离国际研讨会举办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水稻生殖隔离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昆明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