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助力企业赢得更多国际市场——西安部分外资企业满产复工见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6-12 11:20:03

新华社西安6月12日电(记者李华、薛天)上下两层、3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内,280多名游戏工程师正忙碌地设计游戏角色、道具和场景。作为西安高新区新经济领域代表性外企之一,今年上半年将成为维塔士西安公司落户这里7年以来新入职员工增速最快的半年。

维塔士是一家2004年起步于上海的法资企业,主要从事游戏和影视内容制作,其85%的客户来自欧美和日本。

“疫情期间,尤其是欧美地区暴发疫情后,一些欧美游戏公司暂停经营,很多客户转向中国寻求合作。为了满足业务发展,3月至今,新招员工30多人,预计到7月之前增长到70人左右,接近于去年全年招聘总人数。”维塔士西安公司美术总监林玮鑫说。

在林玮鑫看来,地方政府抢占先机,及时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助力企业赢得了更多国际市场。

同为法资企业,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也落户在西安高新区。疫情期间,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早在2月10日,施耐德电气的西安工厂就实现了复工复产。如今4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厂房,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有序和繁忙。

“我们快人一步,实现了首批复工复产、产能提升至120%的目标,并在3月份创下三位数以上的环比增长。现在我们的订单和销售形势良好。截至5月底,我们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都较去年同期增长两位数以上。”施耐德电气设备工程(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勇介绍说。

在西安,疫情期间实现满产的外资企业,还有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项目。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的外资投资项目,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的西安工厂在2020年春节期间没有停工,不仅一期项目实现满产,二期第一阶段的产品也在3月10日顺利下线。

据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池贤基介绍,疫情期间,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二期项目第一阶段正处于设备调试期。为了确保产品顺利下线,西安高新区建立了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通过包机帮助三星接回700多名工程师,还从湖北帮忙运回了关键原材料。

“疫情期间,全球半导体产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有序开展生产,得益于我们当时以西安高新区为连接口,得到陕西省、西安市等各级政府的帮助。”池贤基说。

记者采访获悉,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一季度进出口额为278.6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45%。二期项目第一阶段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满产。

相关推荐
新项目不断落地 外企用真金白银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共识。他们用真金白银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外资企业持续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

4月21日,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十周年之际,由福建省商务厅主办的“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专场招商活动在厦门举办。在场参加活动的多家外资企业表示,看好开放机遇,将持续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

古韵与未来交响 科技文化共激荡——从丝路旅博会看产业新趋势

4月18日至20日,以“促进文旅消费 激发产业活力”为主题的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及18个国内省(区、市)的187个代表团、803家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