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经济合作:江苏盐城力推环黄海生态经济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6-17 10:59:44

每年,大约有5000万只候鸟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它们的中点和补给站,正好位于中国东部的沿黄海湿地,这是全球最大、路线最长、种类最多的候鸟迁徙通道。

现在,这个中点和补给站不仅是中国长三角地区的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同时也酝酿着一个新型的跨国、跨省协作的环黄海生态经济圈。

6月13日,围绕着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江苏盐城市长曹路宝与国内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互动研讨。当天,正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约1年前,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约2700平方千米),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

正因为这个特殊的世界自然遗产,以候鸟迁飞为重要特征的相似的共同生态圈,盐城也顺势提出了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的畅想。

围绕黄海38万平方千米的区域组成环黄海生态经济圈,这包括了中国的上海、江苏、山东、辽宁一市三省沿海城市,以及黄(渤)海经济圈相关城市,朝鲜和韩国的环黄海地区。

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向南融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向北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渤)海经济圈,东北全面振兴;向西承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进而对接中部崛起战略。旨在着力打造全球生态保护示范区、海洋经济引领区、创新发展集聚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从生态合作走向经济合作

黄海研究院负责人闫泽群告诉记者,黄海东西岸具有非常重要和相似的生态功能、生态地位,正好处在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点,与韩国顺天湾等都是地球上这条最大鸟类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

盐城副市长蒋巍表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具有共同的海洋生态系统、良好的开放合作基础、互补的产业发展优势以及互联互通条件。

此前,通过申遗与各方面的接触,盐城已认识到环黄海湿地使得人与自然形成了一个广阔和协作的生态系统,从滨海湿地保护、迁飞候鸟保育、湿地孕育,以及重大生态系统的构建,再到生态、经济、地区合作、企业交流、民间互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区域。

"申遗路线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就推动建立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城市联盟、加强湿地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国际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共识。"闫泽群表示,申遗为城市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为指引的开放的合作路径,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构想对东北亚的和平和发展意义也很重大,对中国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积极探索。

对盐城来说,除了贯彻中央的精神外,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是对区域协调布局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城市全方位、全领域、全视域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平台。

盐城市长曹路宝认为,随着2020年下半年盐城—南通高铁通车,就打通了中国沿黄海的城市带,把京津冀和长三角的路程缩短了三分之二。

此外,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交通厅厅长陆永泉建议,规划建设时速为350公里的青岛至盐城高铁,打通沿海高铁通道关键瓶颈。

探索生态带动经济发展模式

在上述会议上,与会学者认为,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仍存在较大的难度。

建立以生态保护合作为基石的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是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的一个探索初衷。

《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提出,将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同时还要深化三国的地方合作,为推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所长宋志勇认为,中韩自贸协定中四个产业园有3个在环黄海,而盐城是中韩自贸协定执行中的重要城市之一,更侧重产业合作,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中韩两国共同担负起保护环黄海生态经济,可探讨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产业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江苏省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康表示,当前江苏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了5大计划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构建立体化国际大通道,这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基础。

林康表示,江苏省级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着眼于促进环黄海生态经济圈与"一带一路"的对接,支持盐城开发的载体平台和重点项目,争取纳入到省级和国家级重点项目库,帮助申请专项债和中央预算资金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表示,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前提是"大家都要有好处",盐城可以探索生态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基地。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认为,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需要国家层面上的重视和关注,区域内城市也要有积极性参与进来。

陈柳指出,盐城应当以中韩产业园为基础(韩资占盐城外资利用超过50%),进一步扩大投资、贸易便利化,争取成为中韩自贸协定FDI的示范区和先行区,提升协定的执行水平和层次,增加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与国际合作对应的是,国内城市合作如何找到共同点?

盐城方面的构想一是构建生态协同保护体系,发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作用;二是构建区域绿色经济布局,深化能源领域开放合作;三是构建现代立体基础设施网络;四是构建常态化交流运行机制;五是构建开放合作的良好平台。

曹路宝表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的各个地方城市之间加强合作,首先要国内的城市之间加强合作,形成有机的经济发展联动工作局面,让京津冀、长三角和沿黄海经济带形成一个更好的紧密合作关系。

相关推荐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达成《盐城共识》

9月26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成果发布会在江苏盐城召开。会上,主办方发布了《盐城共识》,作为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一项重要成果,这是一份旨在推动全球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宣言。

倡议环黄海生态经济圈 促进区域城市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9月26日下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绿色低碳 协同发展——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盐城召开,会上发布了《“高质量建设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共同倡议》。

全球滨海论坛探讨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共赢方案

9月26日上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滨海保护与蓝色经济”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盐城召开。会上,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分享经验并探讨生态保护与蓝色经济协调发展的共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