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郑泽民:扎根穷村 为民解困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20-01-16 16:24:02

2019年4月,郑泽民(右一)在三水村龙坪铺自然村入户核查住房信息。

三水村是湖南省新田县最边远的深度贫困村,该村由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8年,年过半百的国网永州供电公司职员郑泽民主动请缨来到这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主动请缨 回乡扶贫

三水村有12个村民小组,共580户、23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118户477人,因残致贫者多达38户40人,易地搬迁户13户67人。人多地少,村民生活还面临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等诸多难题。

2018年2月,54岁的郑泽民开始担任国网永州供电公司驻新田县石羊镇三水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此前,他在新田县新隆电机站工作了将近三十年。自2015年起,他先后在周家山村、牛塘村、白杜村做了连续三年的扶贫工作。

2018年初,他本已调往国网永州供电公司服务中心做管理工作,但就在上任一个月后,国网永州供电公司对接三水村驻村帮扶,需要选配一名干部任三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主动请缨,向组织表达了去贫困村担任驻村队长的想法。

但他的家人对此一开始并不理解:“这么一大把年纪,就别折腾了。”郑泽民明白,前往一线扶贫,意味着不能很好地照顾家中八十高龄的母亲。但从脱贫攻坚的大局出发,考虑到新田县的具体情况,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更坚定了驻村帮扶的决心。

郑泽民向家人解释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一份力;我一直在新田工作,还在供电公司分管过扶贫工作,没谁比我更了解三水村的情况;再说我是新田人,会讲土话,跟老人、贫困户交流更顺畅,便于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机会。”就这样,他成功地说服了家人。

因地制宜 产业致富

郑泽民通过动员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士回乡发展特色农业,带动贫困村民再就业。

发展特色农业,郑泽民先从本地特色农产品富硒大豆入手。据他介绍:三水村因为处于富硒生态环境中,种植的富硒大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利用富硒大豆和当地富锶水生产的酵素豆腐市场前景广阔。而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规模化产销并带动村民就业。于是他找到了在广东创业成功的村民吴柏华,二人对在村里开设豆制品加工厂的想法一拍即合。

吴柏华计划在村里开办五月豆香食品厂和新田大豆科普园,需要大量的土地。但一些村民不愿意流转土地,郑泽民就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帮助吴柏华办理相关手续,最终成功流转了两百亩土地。此后又进一步帮其解决了基础用电问题。

吴柏华称,由于郑书记的帮助,五月豆香食品厂前期建设较为顺利,投产后预计为当地增加至少三百个就业岗位,“就连在村里带孩子的妇女和一些老人,都可以到我这里做临时工”。五月豆香食品厂还和村民签订数千亩的大豆收购协议,不仅解决了村民种植大豆的销路问题,也使村民手中的闲置土地进一步得到了充分利用。

除富硒大豆外,该村还先后引进资金近千万元建起了“硒薯米”、有机稻、油茶等“企业+基地+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规模化种养项目。由于管理科学,项目发展产销两旺,仅油茶、“硒薯米”、有机稻等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80万元、100万元和90万元。

设身处地解决民困

“关键时刻以民为先”是郑泽民常常对同事讲的一句话。面对特殊困难群众,郑泽民常常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孤儿盛惠东与奶奶、弟妹相依为命,一家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房屋倒塌,生活艰难。郑泽民主动帮他们申报危房改造项目,让他们住进了新房。盛奶奶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就是好!驻村书记就是好!让我和孙子们终于有房子住了”。

郑泽(左二)走访贫困户

村民郑天生的六岁儿子郑落辰患有智力障碍,郑天生想为其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郑泽民就帮其联系了多所学校。由于郑天生夫妇不能陪读,郑泽民不厌其烦地与学校沟通,最终学校老师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答应送教上门。

三水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许多不便。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是脱贫致富的前提。

郑泽民带领工作组先后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兴修进村入户公路、环村和产业路,整修全村背街小巷;全面完成村办公平台建设;筹资150余万元,对4个自然村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彻底解决全村今后20年的村民日常用电和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完成了之前尚未竣工的自来水项目,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难题;此外,他还争取到资金70余万元,完善道路照明工程和绿化带建设,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了环境大整治,让全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邹安琪 罗坤)

相关推荐
国网湖南电力许创业:实干兴业 “造血”扶贫 倾心为民

在许创业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攻坚克难,着眼村级面貌,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高桥村的环境越来越美,生产生活越来越便利。

国网湖南电力李会明:发展多种产业扶贫 为大山根植希望

2018年5月,时任国家电网衡南县供电公司用电检查大队队长的李会明接替同事进驻大山村扶贫,担任扶贫队长兼第一书记,开始着力发展产业带动扶贫,三年来,当地已是一派热闹红火的景象。

唐琪:坚守为民初心 助村拔掉穷根

深处河伯岭山区的城背村,最高海拔达1560米。全村共有村民823户3420人,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42人,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是湖南省邵阳县典型的深度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