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洛阳博物馆特展入选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专题展览”

来源:大河报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6-28 11:03:18

日前,2020年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发布2019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专题展览”,由洛阳博物馆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入选“十大”榜单。

“2020丝绸之路周”活动首次发布《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回顾2019年全球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领域最有意义的重大事件,邀请来自9个国家的31位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组成国际评审团队,对过去一年的考古发现、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以及遗产相关的文化事件等四大板块,推出各自的 “十大”榜单。

据悉,2019年度(含2018年和2020年的跨年展览)的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官方统计有23个国家地区的100余项主题(专题)展览,其中国际项目约占4成,中国项目约6成。

洛阳博物馆策展团队策划的“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2019年6月20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幕,讲述了粟特安国人安菩将军及其家族入居大唐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唐代中国与中亚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展览在塔什干社会反响热烈,为中乌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增进认同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进一步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同时纪念丝路跨国申遗成功六周年。“2020丝绸之路周”由浙江省首次举办,此后每年6月22日的前后一周,丝绸之路周会在丝路沿线不同省份或不同国家举办,形成一个社会各界全面参与互动的年度文化盛典。

相关推荐
为文物筑起“司法防线”:中国公益诉讼助力守护丝路文明

近年来,中国多地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筑起法治屏障。

共同守护“壁上瑰宝”:“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石窟寺保护研究

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所在地河南洛阳,一场正在举行的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等1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及中国国内的石窟寺保护专家学者,他们就石窟寺保护、传承与价值传播展开交流研讨,共同探索石窟寺保护科学理念和方法路径。

文明探源丨佛寺映千年,莫尔寺遗址见证丝路文化交融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国化,对丰富和繁荣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近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进一步实证并展示了自汉至唐,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实现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