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张江建设“机器人谷” 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生产生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7-13 09:51:52

新华社上海7月13日电(记者何欣荣、滕佳妮)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机器人产业不断升级。上海张江集团最新表示,将携手合作方,在张江科学城建设“机器人谷”,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生产生活。

从清洁消毒到送餐服务,今年疫情期间,各种机器人大显身手,让人们看到了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潜力。钛米机器人创始人潘晶说,钛米研制的智能消毒机器人,除了在国内200多家医院投入使用,还吸引了机场、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关注,近期刚与香港机场达成合作。“可以说,消毒机器人刚刚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未来从1到100,增长空间巨大。”

专注于机器人产业的索道投资,近日与张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服务机器人生态联盟,打造“AI 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天上飞的、地上滑的、水上漂的,各种机器人企业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未来智能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大有可为。”索道投资负责人石东华说。

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产业的结合,是当前的一大看点。迈宝智能科技创始人魏巍说,运用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技术,可以为工业物流、建筑搬运等行业的体力劳动者,提供运动辅助型的可穿戴式外骨骼产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介绍,目前在张江科学城,北有张江人工智能岛,南有康桥核心智造园,“北创新,南智造”的格局,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为上海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张江拥有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国际机器人巨头ABB将中国总部设在张江,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优必选以及钛米机器人、微创医疗机器人等一批创业企业也在张江集聚。

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从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长三角的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在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方面,机器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