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华丝路数据库深度解读“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变局”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7-14 17:00:33

新华丝路北京7月14日电(罗婧婧 秦川)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与疫情相关的话题一直是国际舆论热议的焦点。这半年来,新华丝路数据库“智讯”栏目密切追踪全球170余家知名智库的研究成果,从大国担当、全球贸易秩序、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四个主题切入,旨在原汁原味呈现国际视角下的舆论多样性,为读者解析此次疫情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全球顶尖学者基于此的深刻见解与反思。

看点一:从抗疫举措到大国担当 国际智库涉华议题客观真实

回顾新冠疫情暴发至今的国际智库发布的报告,涉华议题从初期的中国抗疫举措、疫情的经济影响逐步延伸至“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等更宏观的范畴。出色的抗疫表现显示出中国政府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与强烈的国际责任意识,获得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1.jpg

图为4月1日,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临时代办胡炜(前排左五)与斯里兰卡卫生部长帕薇特拉·万尼亚拉奇(前排左四)参加在斯里兰卡卫生部举行的中国援斯防疫物资交接仪式。

“中国医务人员迅速拉响了新型肺炎的警报,遵循了发现新病毒的标准流程。中国科学家迅速分离出病原体,并与世界分享其基因组细节。在SARS时期,仅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就花费了数周时间。基因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在中国国内外快速发现病例。中国政府亦封闭了武汉等城市,有效减慢了病毒在中国国内外的传播速度。”——经济学人(英国)

“中国说,它将改进信息收集与反馈、纠错和决策体系。政府必须从这场疫情中吸取教训,以加强其治理能力。未来的历史学家很可能会把中国抗击冠状病毒的斗争视为世界范围内遏制新型疾病并制止它们扩散努力的一个转折点。历史很可能会感谢中国开创了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应对恶性传染病的做法。”——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

“受疫情影响,一些‘一带一路’项目或被搁置,但该倡议下有数百个项目,大多数都将恢复正常。实际上,其中一些项目已在疫情期间恢复。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发展。在疫情之后,‘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取决于未来全球经济的构成。如果全球经济崩溃,‘一带一路’无疑会保护所有参与国的利益,因为中国仍然倡导多边主义。”——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软实力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间,中国积极向受疫情影响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通过上述举措,中国成功地发展软实力,并逐渐扭转自身在全球话语中的普遍形象。”——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中国再次成为全球事务的核心参与者,在一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复制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承担、投资和创新的力量。展望未来十年,在美国退出国际舞台之势逐渐得以证实的背景下,中国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

看点二:从单一市场到世界经济 疫情挑战全球增长前景

为抑制疫情蔓延、阻断病毒传播,中国政府果断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引发了外界对相关经济影响的探讨。而随着疫情蔓延扩散,其经济影响逐渐不再局限于中国及周边国家和相关产业,而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时代挑战。

“新冠疫情同时冲击了需求和供给双方。除了新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还需要扶持家庭消费,帮助中小企业渡过这场艰难的风暴。中国政府可以利用有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来稳定金融体系,增加信贷以帮助企业,投资新的基础设施,并为受疫情影响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与2008年以来的情况一样,中国将在摆脱新冠疫情危机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

“新冠疫情的流行表明,要确保全球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疾病管理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央行和财政部门欠缺应对重大全球经济冲击的工具之时。央行和财政部门需要从政府内部入手,为预防和强化公共卫生系统方面的研究提供持续资助,还要确保私营部门正确吸取疫情教训,进一步完善国际供应链。有效的国际协调对经济努力的全面成功至关重要。”——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英国)

2.jpg

图为5月26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泰格尔机场拍摄的一架汉莎航空客机。

“新冠肺炎这场全球大流行病已重新定义全球经济。贸易也不例外。尽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给全球经济活动制造巨大障碍,但国际贸易依然能够促进经济复苏。各国应保持运输路线和港口开放,并确保过境权和贸易便利化。这有助于保持医疗和农产品等重要商品的全球流通,维持质量标准以及促进知识和技术交流。多边决策和政府间合作可以在遏制经济冲击和疫情方面带来更大政策效力。同时,国家政策和针对企业的刺激计划可以支持经济快速恢复,并增强未来供应链受到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疫情正严重威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政治左翼人士主张国家加大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而右翼民粹主义者则呼吁加强保护主义或‘去全球化’。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是造福人类的力量。尽管随着世界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供应链可能重新配置,但通过灾难性的政策决定削弱全球化将限制自由贸易并扼杀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

看点三:从单打独斗到全球典范 技术创新助力疫情防控

面对新冠疫情对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威胁,中国灵活运用技术创新在疫情追踪和防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后期各国效仿的典范,并引发了国际智库的深入思考。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蔓延到中国其他地区,中国政府动员各方力量防控这场疫情。中国科技公司在抗击这种流行病的战斗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如加大对大数据的整合,以追踪受感染的个人。”——外交关系委员会(美国)

3.jpg

图为5月1日,济南欣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口罩生产车间内忙碌。

“面对新冠病毒,数字技术对于社会健康和经济表现都至关重要。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数字化响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带来巨大价值。过去几周,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用于筛查人群和评估感染风险的新应用。筛查人群以确定谁可能感染病毒对于遏制疫情蔓延至关重要。”——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比利时)

“系统改进和数据共享已让人们能够比以往更快、更有效地应对新冠病毒。在未来几年,早期检测、快速诊断和远程治疗技术会让人们更容易、更安全地控制未来疫情的蔓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

“加强卫生系统的数字技术和数据科学,是在短期内逆转新冠大流行病势头并令卫生系统作好未来应对准备的唯一方法。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全球层面,每个国家加强卫生系统的策略都将必然包括技术驱动的防御和进攻策略。防范未来健康威胁的范例将改变数字健康。同时,它还会改变一线卫生人员的职业概况、技能和工具配备。”——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看点四:从“传染病”到“大流行病”  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新冠疫情的高传染性叠加全球化背景下频繁的国际人员流动导致疫情在全球的迅速发展蔓延,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合作是有效实现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之一。

4.jpg

图为4月7日,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何塞·耶雷娜医院,中国援助委内瑞拉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与当地医生交流经验后合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将会迎来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大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强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加速国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日高层交流延期,但两国守望相助,加强合作的态度毋庸置疑。”——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

“人们应将新冠病毒危机视为机遇。如果人们从中汲取教训,这一大流行病还将为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加强国际合作提供独特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致力于良好的健康和福祉。当前的危机表明健全的卫生系统有助于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德国发展研究所

“由于新冠大流行病天然的危险性,国际合作势在必行。传统上,美国在处理全球危机和协调国际对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如应对2014年埃博拉疫情。然而,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全球各国都无法期待美国担任领导职务。面对这种情况,欧盟、东盟等区域组织开始承担起应对疫情和促进经济复苏的重任。”——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

“以大量财政手段为支撑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所不可缺少的,也可确保由富裕国家自己决定的行动是有效且可持续的。这符合共同利益,也进一步证明了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冠肺炎疫情将成为各国发展合作及应对共同的全球挑战(包括政治方面)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测试。”——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

“新冠肺炎疫情将使健康卫生合作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焦点,国际社会势必要更加重视合作应对有可能常态化的公共卫生危机。这意味着在反恐、金融稳定与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之后,健康卫生合作有可能成为全球合作的新议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21世纪第三个十年以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严重疫情揭幕,促使我们反省回顾过去数十年来在全球经济高度增长的同时,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弊端及由此引发的共同挑战,这场疫情促使人类暂停脚步全面审视,调整并改进未来的发展策略。

新华丝路数据库“智讯”栏目将一如既往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及时呈现全球智库对当今世界重要议题的思考及研究成果,助您把握智者洞见,筹划勇者谋略。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取得48项合作成果

15日,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论坛取得48项合作成果,包括发布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等。

中外港航界人士齐聚宁波共话合作新机遇

“我们希望与中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原因。”德国威廉港集装箱码头和物流园区总裁安德雷亚斯·布尔温克说。

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签约90个项目、合同金额1110亿元

20日下午,第五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重庆和新加坡会场同步开幕,本届峰会共签约项目90个、合同金额11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