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安徽省芜湖县湾沚镇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成一以贯之的宗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守护家园。在防汛一线,有舍小家保大家的基层干部,有自发上圩、群策群力的普通群众,同时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防汛工作的“智囊团”,他们是拥有丰富防汛经验的“土专家”,他们就是防汛一线的专家组成员们。
经验丰富——听水识险情
周小虎,现任新都社区党委书记,原湾沚镇水利站站长,从事多年水利工作的他,有着丰富的防汛工作经验,因此,自防汛工作以来,他就被抽到了立新圩,负责辉山村和杨村段圩堤。因为辉山村和杨村防汛经验不足,他就每天来回步行在责任段内,用脚步一寸一寸的去丈量圩堤,排除险情。7月15日晚上,夜间巡逻时,他隐约听到一阵水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敏感性,他判断,这其中肯定有情况,于是他更加仔细的在该处进行排查,发现其责任区内有一段圩堤在不断往外渗水,正是一处渗漏险情,有小范围塌方的可能,于是他紧急调配抢险人员,现场堆积土块,加盖雨布,很快,险情在他的指导下迅速得以化解。
技术精湛——“把脉”判险情
“蟠龙站污水处理厂出口处冒浑水了,快喊谈站长!”7月20日晚上,昭义圩蟠龙站污水处理厂出口处有大量浑水涌出,这是发生管涌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场的抢险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赶紧喊来专家组成员谈建,经过谈建对现场的观察,凭借其丰富的防汛工作经验,他断定,这处险情不是管涌,应该是污水处理厂内部设备存在问题。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将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进行了关闭,几个小时后,浑水果然变成了清水,随后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对厂内设备进行了勘察,发现确实是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焊接点处出现了故障。而这场有惊无险的“抢险”,仅仅是这十几天防汛工作的一个小插曲,也是56岁的谈建在圩上防汛值守的第十四个夜晚,自7月6日防汛以来,他就再没回过家,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夜是他这段时间工作的真实写照,而因为他丰富老道的防汛经验,专业的防汛知识,现在圩上的防汛人员只要一遇到什么棘手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谈站长。
熟门熟路——看圩辨险情
张玉宝是原三元乡水利站的老站长,71岁的他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是其20多年的“老站长”经验,让他成了对立新圩最熟悉的人,也是这一带有名的防汛“土专家”。哪里出过险情,哪里容易出险情,他都了然于胸。今年,退休多年的张玉宝又再次回到了立新圩参加防汛。他来到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将往年出险的高发点标记出来,同时根据险情的不同程度,去插放不同颜色的标旗。而为了更好的掌握水情,张老也同圩上的年轻人一样,吃在圩上,住在圩上,每天早上5点多,他都要去圩埂上巡查一周,看有无新增险情,他这种谨慎、敬业、负责的精神,也感染了圩上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在这场与洪水斗智斗勇的战斗中,正是有了这帮“智囊团”们准确的预判,精准的施策,才让一次次险情得以有效化解,铸就我们坚不可摧的防汛堤坝。(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