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县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7-30 15:04:39

近日,五河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对淮河干流防汛抢险进行统筹部署,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彰显责任与担当,带领广大群众在洪水面前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水进 党员进

因连日降雨及上游泄洪,导致淮河水位暴涨,该县大新镇毛滩村党总支立即行动起来,用村广播发动党员群众积极上堤防汛,村民黄井为听到广播后,立刻给扶贫队长王梅打来电话:“王书记,白天我喂牛走不开,但是我晚上可以参加夜间巡堤,我有查找管涌的经验,这些年你们给我这么多帮助,让我成功脱贫,每年收入都很可观,现在防汛需要人手,我是老党员,我也要尽我的力量和你们并肩作战,保护我们的家园。”

在该县头铺镇,专门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600多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分别值守在该镇辖区内16.63公里沿淮大坝的20多个防汛应急点上。

在该县城关镇旧县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凌远跃在帮助养殖户转移鹅群时,不顾个人安危,只身跳入浑浊、冰冷的河水中,去追赶被水流冲走的鹅群。

堤在 党旗在

在该县临北回族乡,有一条“红色堤坝”。该乡142名党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完毕,成立了8支党员突击队,紧盯防汛重点部位,突出险工险段,开展全天候巡查和全覆盖摸排,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在该县小溪镇硖石村,村党总支书记陈礼带领60人的党员巡堤队,开展24小时巡查,严防堤坝渗漏等险情。

在该县新集镇,党员抗洪突击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对堤坝进行全面“过筛子”检查,防患未然。该镇新集村老支书刘光月主动申请加入党员突击队,不顾年迈体弱,凌晨时分仍坚守岗位。该镇三岔村的老党员欧加才身患疾病,依然带头搬运沙袋,加固堤坝。

抢险 党员上

县财政局及时成立了由18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分成3个小分队赶赴淮河香浮堤段中的旧县湾、文昌、顺河三个堤段,对大堤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进行全天候细致排查。

县卫健委抽调20名党员干部组建了防汛抢险小分队,配齐雨衣、雨鞋、强光手电筒等防汛装备,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

“我是党员,让我先上!”接到县防汛指挥部部署后,县法院积极响应,迅速动员,发出《致五河法院全体干警的防汛救灾倡议书》,党员干部一呼百应,踊跃报名。

县审计局19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争当大新镇毛滩村的“大堤值守人”,吃住在堤,战斗在岗。

“用党员的丹心和热血构筑光明大堤、红色大堤。”这是五河供电公司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在临北回族乡的大堤上,党员供电服务队队长杜鑫带领8名队员,冒着大雨,脚踩泥泞,为防汛值班棚安装临时用电设施,经过2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架设了2000余米的单相线路,筑起又一段“光明大堤”。(李向前)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